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虹 幻(5--6)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陈守刚    阅读次数:68712    发布时间:2020-10-30

 

贾一山这一解释,徐晨却在电话里开怀大笑。

“说你小子胆大也大,说你胆小也小。你不要过多解释了,我们已经初步研究,让林天宇尽快到五粮液酒厂补办手续,罚他两万元,就给他放行。”徐晨缓了缓又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安心去参加你的县太爷竞选吧!但是,咱们可要把话说清楚,当了县太爷,可别过河拆桥,忘了在关键时刻是谁为你解的危哟!何况,能不能当县太爷我这里也有一票哩!”

“我就知道徐局长能力过人,胆量超群,又爱护下级,佩服、佩服!以后还得多向你讨教啊!”

徐晨的一番话,让贾一山暗暗叫苦,他分析徐晨或多或少敏感到林天宇与他有瓜葛。看来不向徐晨表示表示点意思是不行了。这叫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贾一山是个军人,有雷厉风行的作风。第二天一清早,便向银天市赶去。刚到徐晨家里坐定,正赶上徐晨中午下班回家。看到贾一山已经坐在自己家里,徐晨着实吃了一惊。

“你怎么来了。”

“怎么,你这个家我就不能来吗?”

“不是不是,我是说你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呀,昨晚在电话里都没有通报一声。”

“没有,我是专程来感谢你的。”

“哎呀,老弟,我只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你怎么往心里记呀,等你当了县太爷再请我喝酒也不迟呀。”

这个老狐狸,电话里捅刀子,敲杠子,现在又开始装正神,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这就是政客们的陋习:伪君子!贾一山在心里骂道。

“我知道徐局长长期对我的工作都很关照、支持,一直都记在心里,这次林天宇的案子又给你添麻烦了,实在过意不去。”

“我们都是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了,你这几年在县里拼拼杀杀,总算杀开一条血路,成绩斐然,不错呀!这些年改革开放,工商部门越搞越活,组织部门也对工商干部刮目相看罗!”

停了停,徐晨又说:“你这次晋升算是给我们其他工商干部树了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你就像一道彩虹,格外的耀眼啊,真是可贺可喜呀!”

“局长过奖了,我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你徐局长领导有方啊。这次政府换届,离召开人代会议还有二个月哩,很多事都是在变化之中的,还望徐局长方便的时候美言美言啦!我这次来还专门带来了银水县工商发展的五年规划,想请徐局长抽时间看看,指教指教。”说着,向徐晨递过一个大档案袋。

正说话间,徐晨的夫人已经做好了饭菜。徐晨起身邀贾一山在家里一起吃饭,边吃边聊。贾一山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与徐晨一起走进了饭厅。

徐晨叫夫人拿出了一瓶存放了足有十年的泸州老窖特曲。徐夫人一边开酒一边说:我们老徐呀,从来不邀人在家里喝酒哩。今天啦,贾局长可算是稀客,老徐呀也破了多年的例啦!来来来,贾局长可要喝好哟!”徐夫人的话,让贾一山有些局促不安,连忙起身说:真是给徐局长添麻烦了。说着举起酒杯:“这几年徐局长给我的支持和鼓励不少,我一直铭记在心,今天我就借花献佛,给局长和夫人敬一杯吧,这顿饭啦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呀!”

送走了贾一山,徐晨打开了档案袋子,除了一份五年发展规划外还有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封贾一山写给徐晨的感谢信和200100元的现钞,徐晨一边看着贾一山的信,脸上漾着微笑,一边吐着一个个由小变大,由圆变扁在空中晃晃悠悠的烟圈:这个山大王,你他妈终于低头就范了……

 

作者简介:

陈守刚,男,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1983年开始创作,曾在国家、省、市报刊、词刊、杂志上发表通讯、散文、歌词、歌曲作品上千件,并在遵义晚报上连载小说《虹幻》《遵义记忆中的女红军》。1985年至2019年,多次在全国、全省诗歌征集、歌曲征集、散文征集中荣获奖项。歌曲《妈妈的花背带》《奶奶的歌谣》《红红的飘》《凤凰山上的红军魂》先后获省政府首届文艺奖,市政府第一、第三届文艺奖,国家司法部金剑文化奖;歌曲《妈妈的花背带》获第七届全国少儿歌曲大赛金奖,成为香港、浙江省小学生声乐考级必唱曲目;歌曲《特殊的军礼》成为湖南卫视拍摄的《地雷的战争》主题曲。先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追寻》,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小说《虹幻》,云南人民出版出版纪实文学《遵义记忆中的女红军》,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歌词集《春之梦》。并在全国各地宣讲红色文化近千场。

现为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散文诗学会理事,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遵义长征学会会员,遵义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遵义音乐文学学会会长,汇川区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00617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