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似圣非怪,光明磊落——朱穆伯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遵义 陈守刚    阅读次数:18814    发布时间:2025-04-12

 

1944年冬天,日本侵略军进至黔南,国民党在贵阳的党、政、军大员慌乱一团,纷纷主张一火烧毁这座城市。幸日本人被阻独山未再进尺,贵阳得以幸存。在贵阳的大学都纷纷外迁时,贵州大学潘家洵教授到了遵义,以“北大人”关系邀请朱穆伯任贵州大学教授,朱欣然应邀。在贵大讲《声韵学》时,是以钱玄同在北大的讲义为底本,参照诸家见解,编出《声韵学十讲》,这是朱穆伯一生中专心致志从事著作的开始。

1945年暑假,朱穆伯由国立贵州大学返遵度假,不幸染上霍乱病,因时年对疫疠医疗不济,药品奇缺,不久逝世,时年50岁。以他的深厚学识,博闻强记,学有所宗,正是他开花结果的黄金时代。然不幸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但国民党却不放过他,怂贵阳的文人写《霍乱泼妇霍乱死》相骂,说他“狂妄无知”、“误人子弟”等等。正是朱穆伯崇尚光明,磊落为人,传承正气才使得国民党对他恨之如骨。而凡与朱先生共事、亲近过的人尤其是得其教诲过的学生都会说:朱穆伯恰似鲁迅笔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类的人物。他是真正的非怪似圣,怪在形骸,圣在灵魂,心地光明、以国至上、民贵官轻,爱恨分明的一生。他的老师晏怀新闻之则异常悲痛,潸然落泪,“世人皆曰杀,而我独怜才。”“斯人斯疾,丧予为恸。”含泪诉说:彼正当强健,如夏木敷荣,正宜留彼有用之材,为国作人。乃寿吾而夭彼,吾枯木朽株,死何足惜,天胡颠倒乃尔?天竟扼斯人,不克抒其所积,发为声光,此余之所深悲也!并为其题:“大步登坛,睥睨群共。纵横演说,好辨非讼。”在许多场合盛赞朱穆伯的刚毅之性,雄杰之气,弘博之学,不羁之才正谓“众鸟累百,不如一鹗”,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贵州大学报》·作者蔡显沛)

(贵阳文史杂志·2007第5期·陈福桐)

《黔北星火》(上卷)曾祥铣著

《遵义文史资料》第十四辑、十九辑(杜龙源、晋润昌、申维翰文)

往期导读:

之一:尹珍先贤传佳话

之二:清代三儒扬美名(上)

    清代三儒扬美名(下)

之三:杨兆麟“公车上书“

之四:抗日名将陈铁将军(上)

之五:抗日名将陈铁将军(下)

之六:文化将军陈沂(上)

之七:文化将军陈沂(下)

之八:三见陈沂将军

之九:黄埔军校牺牲第一人蔡光举

之十至十三:外交俊杰韩念龙(一)(二)(三)(四)

之十四至十八:爱国名儒赵乃康(一)(二(三)(四)(五)

之十九至二十一:从战火中起来的教育部副部长周林(一)(二)(三)

之二十二至二十五:拥戴红军的开明药商谌明道(一)(二)(三)(四)

之二十六至二十八:抗击日寇献身的刘眉生将军(一)(二)(三)

之二十九至三十五:贡献真山真水的林业部长雍文涛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95385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