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经中共川南特委批准,梁业广等人建立了中共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梁业广任书记。合江特支成立后,梁业广又把工作重心摆在赤水,到赤水发展党团员。随着赤水党团员数量的逐渐增多,1929年12月,经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批准,将原中共合江特支改建为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梁业广任书记。至此,贵州省第一个跨省联合县级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赤水县正式诞生,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赤水人民前行的道路,拉开了全省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序幕。
中共赤合特支成立后,梁业广带领着同志们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他们组织动员一批进步学生成立“抗日救国会”,编辑出版《少年大众》《寒夜之华》等刊物,开设“之江书店”等进步书店,通过这些渠道,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同时,他们还发动和领导兵工厂工人罢工,为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而斗争。在罢工过程中,梁业广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他组织工人有序地进行抗议,与资本家进行谈判,最终取得了罢工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工人阶级的斗志。
此外,梁业广还利用党的外围组织对侯之担部队进行策反工作。他深知,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他亲自深入敌营,与侯之担部队的官兵们交流,向他们宣传革命的道理,分析当前的形势,试图争取他们倒戈起义。虽然策反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危险,但梁业广毫不退缩,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为党在黔西北地区传播马列主义开辟通道。
1931年12月中旬,为了让更多党团员、进步民众增强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梁业广和宣传委员金奚生等人积极筹备,邀请到返乡回赤的早期共产党员段雪笙在赤水县城北街古月堂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段雪笙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形势,阐明了党的救国纲领,强调要争取进步力量。
这次座谈会开得非常热烈成功,与会人员深受教育与鼓舞。在段雪笙的指导下,大家一致同意创办流波社,取赤水河流动的波涛滚滚,前波接后波,波浪永无止,不断向前推进,流到合江和长江汇入大海之意,同时寓前程远大,更无止境。流波社及读书会的成立,为赤水河流域新文化、新思想的萌芽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34年1月,梁业广根据组织安排,打入合江九支团练局,以文牍身份作掩护从事策反活动。他利用工作之便,秘密印发革命传单,宣传党的主张,试图唤醒更多的人。然而,他的行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怀疑。同年4月26日,梁业广在九支被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在合江监狱。
在狱中,梁业广遭受了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敌人妄图通过残酷的折磨,让他屈服,说出党的机密。但是,梁业广坚贞不屈,他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有透露给敌人。面对敌人的威胁,他毫不畏惧地说:“你们可以折磨我的身体,但永远无法动摇我的信仰!”
在狱中,他还积极与关押在一起的共产党员和难友们一起开展反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斗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坚守着心中的信念。
尽管身处困境,但梁业广心中始终牵挂着革命事业。他在狱中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与外界取得联系,继续为革命工作。他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难友,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经过党组织的多方营救,梁业广最终获得保外就医。然而,由于在狱中受尽了折磨,他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刑伤严重。1935年5月,这位年仅33岁的革命志士,带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梁业广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赤水河畔,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生命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在赤水这片土地上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开展革命运动,让革命的火种在赤水人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赤水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赤水河畔,看着那滔滔的江水奔腾不息,仿佛还能看到梁业广那坚定的身影,听到他那激昂的话语。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让我们铭记这位革命先驱,传承他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