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外 >> 正文

余秀华出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 首印数超1万册
信息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阅读次数:9784    发布时间:2015-01-27

农民女诗人余秀华。

余秀华和她的诗稿。均为资料图片


  余秀华火了。女诗人、农民、先天性脑瘫,被贴上这三个标签的她被誉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关于她和她的诗,以耸动的“标题党”在微信朋友 圈内广泛传播——“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媒体蜂拥而至采访,多家出版社主动前来洽谈给她出书,打破了余秀华所在的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的宁静。近日, 湖南文艺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两家出版社先后宣布要为她出版个人诗集,并且都打着“第一本”的招牌。


  《诗刊》微信号引爆 朋友圈一夜成名


  余秀华患有先天性脑瘫,于高二时辍学回家。“这样的命运谁甘心呢!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你想飞,但飞不起来!”1998年, 余秀华创作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印痕》。截至目前,她的诗篇已经有2000余首。这些作品主题多关于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个人对封闭生活圈子之 外的世界的向往。但在相当长的日子里,余秀华和她的作品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4年9月,《诗刊》编辑刘年将她的9首诗作为头条重点推荐:“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 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不过这次发表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响。直到11月10日,《诗刊》微信号将这一组诗以“摇摇晃晃的人 间—— 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发布在网络上,余秀华一夜成名,被众多文学爱好者所关注。

  2015年1月13日,旅美作家沈睿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一文,称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 森。随后该文在微信上传播时,标题被网友改编成“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随着这篇“标题党”文章在朋友圈内被广泛传播,余秀华也成了近期的热门话题人物。


  评论褒多于贬 诗集首印万册不怕亏本


  网络上对余秀华的评论,赞美之声占据了多数——无论是她的励志故事,还是她的“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歌。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如此评 价余秀华:“她的诗,不玩弄高深辞藻,像是从她心里流出来的。假如她的诗写得不够好,仅是身体疾病这些标签,最多也只是印发一些好奇或者同情,而不会引发 太多关注。”不过与普通读者相比,诗歌评论界的声音则要复杂得多,不乏严厉的批评。诗人沈浩波就批评道:“仅就诗歌而言,余秀华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 度。”

  出版界的步子迈得更快。湖南文艺出版社刚于上周宣布将出版余秀华的第一本个人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紧接着宣布将出版余 秀华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目前这两本诗集都已开始在当当、亚马逊等网站预售,预计均将于2月初正式上市。由于出版时间接近,这两本诗集究竟哪本是余秀 华的第一本个人诗集,也成了读者关注的焦点话题。

  负责《摇摇晃晃的人间》出版的陈新文介绍,湖南文艺出版社早在2014年11月12日,即余秀华的诗歌在微信上发布第三日就与她取得了联系,达 成了出版意向,是“第一个向她抛出了橄榄枝”。随着今年1月以来余秀华的知名度节节攀升,湖南文艺出版社也加快了出版进度,陈新文表示:“这是送给读者和 作者的一个最好的新年礼物。”

  据悉,目前诗集在国内出版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以印量衡量,一般诗集也就维持在三千册至五千册的水平。余秀华也是继海子之后第二位由湖南文艺出 版社出版个人诗集的当代诗人。此次《摇摇晃晃的人间》的首印数将在一万册以上。陈新文透露:“我们觉得,即使是这一万册没销出去,亏了也值。一个好诗人不 容易。”(记者 尹玮)


  相关阅读 余秀华诗选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2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情感咨询 : 2015-2-11 3:23:27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诗不一定要在语言和修词上动文章,心灵与火发出来的就是光。

无语 : 2015-1-28 11:24:44

中国现代诗歌网有人将余称为脑残,其诗更是一文不值。标签并不重要,也许有些东西争论才有价值。有人诗龄比余长,至今默默无闻,淹没在茫茫的诗海中。余确实火了!好多非脑残的诗人也火了!那弥漫的炮火狼烟哟,耐人寻味!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747239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