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外二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15352    发布时间:2015-10-23


作者:朱先贵

朱先贵,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诗潮》、《散文选刊》、《散文诗》、《微型小说选刊》、《通俗小说报》、《短小说》、《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大众文艺》、《参花》、《中国散文家》、《西部散文家》、《当代中国》、《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中外文艺》、《祖国》、《文学纵横》、《江河文学》、《星星》、《乡土诗人》、《2012中国中短篇小说经典》、《中外哲理名言》、《中国散文大系》等报刊和选本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20多万字。



玛丽是个爱美的女孩,她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很自卑,走路都是低着头的。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玛丽虽是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玛丽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玛丽,你抬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在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玛丽心里释然了,她像一只被放飞的白鸽,一下子拥有自己翱翔的天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叫玛丽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是美国HBO电视网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了。

自卑是人性的弱点,自卑的人在肯定自己短处时就是不相信自己潜在的长处,当他们碰到过一些困难,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其实,殊不知在某种场合和特定的环境中他们也可放射出出奇光异彩。玛丽就是一个例证。

一个萝卜一个凼,一根茅草顶个露水珠子。世界原本就有属于每一个人站立的位置,只要不放弃自己,就有机会发现什么地方适合自己站立。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从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生性懦怯;他多愁善感,总喜欢一个人背地里暗自发呆。父亲不满意儿子这种儒弱的状况,后来对他彻底失去信心,索性不再管他,任他自生自灭。卡夫卡在他父亲的眼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懦夫,一个毫无前途可言的可怜虫。卡夫卡在父亲鄙视的伤害中,学会了承受和忍耐,也体会到了人世间生活的痛苦与无奈。痛苦的生活境遇,促成卡夫卡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把对生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孤僻忧郁的气质,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融入到小说之中,形成独特绚丽的风格,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他的《变形记》、《判决》、《城堡》等作品享誉全球,经久不衰,成为奥地利最富盛名的小说作家。卡夫卡的成功告诉人们,有些东西无法改变,比如,性格,容貌,高矮等,对于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没有必要去改变它,更不要为此懊恼和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都有自己的缺陷,与其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不如去寻找一片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地。

“人生不圆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面对挫折,只要换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生活所展现的并不是通常感觉那么阴霾漫天,那么绝望;只要越过心理的障碍,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方式,再艰辛的生活也会峰回路转,再痛苦的人生也会柳暗花明,生命也将因之变得精彩!

天不言高,地不言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没必要攀比; 云有聚散,风生威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没必要模仿。 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 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 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依心而行,无憾今生。


船到桥头自然直


生活就象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很多事情并非按照我们意愿来进行,人生的旅途有可能虽时出现意想不到的艰难和险阻,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面对太多的无奈,事实上虽然不容乐观,但也未必就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糟糕,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未知的,面对未知的前景,又多是在“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句古训的鼓舞下奋勇前行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北方到南方贩卖茶叶的商人,他不辞千辛万苦来到南方的茶市,不曾想茶市上茶叶已被商贾们抢购一空,错过了良机他也是无可奈何,在无意的踯躅中他突然想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他来到当地的竹篾市场,将用来装茶叶的篾箩筐全部买下,那些购买茶叶的商人们准备用箩筐将茶叶装运回家时却发现无箩筐可买,无奈只得来买他的箩筐,结果这位北方商人轻而易举地就赚了一笔大钱,还省去了旅途的劳累和南来北往的费用,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我们谁也无法预料到自己今后的命运,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变数:或许成功,或许失败,或许是走上没有退路的困境。生活上没有退路不一定全是坏事,处于艰难危急状况,它完全可以激发出人们内在的潜能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为了实现与出版商达成的合约协定:在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他把除身上以外的衣物全锁在一个柜子里,然后把钥匙丢进深水湖中。  

他的做法看起来有些极端,但的确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不留退路,方能全神贯注,持之以恒。传世名作《巴黎圣母院》真实地为我们印证了成功的先例。

当然,不留退路,不是法国作家雨果发明的独创,还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在“破釜沉舟”等诸多成功的典型事例中。

中国古代有个叫项羽的楚国人,少年习武,能将百斤鼎高举过头。长大后跟随叔父参加推翻秦朝的起义。

有一次,秦军攻下了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英、蒲两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然后,自己率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说:“我们‘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退秦军!否则只有饿死在这里!”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一个人抵十个,十个人抵百个,越战越勇,终于把秦军打得大败。

这个故事说明绝境之中不一定只有失败,折断自己回旋的余地,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绝处逢生;不留退路,才能义无反顾地冲向成功的终点。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住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是给准备好的人。““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句古话,不是适应每一个人、或者人类社会的某个群体,世上没有现成的东西等我们去拿——我们的工作,甚至是我们的事业就是因为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到意想不到的艰难和险阻,困难面前又缺少足够的决心和勇气,经不起世俗利益的诱惑,常常是过早地“流产”,使我们的事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只有胸怀大志不畏艰难困苦的人,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心存希望,迎难而上,牢牢地抓住瞬息之间的转机迅速出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弘扬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有些事情并非刻意,无意间一种意想不到的新鲜事就发生了。

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西安务工的我们家乡青年人,有一天,他闲暇时上网上随便搜搜玩着,不曾想一下子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他爸爸的名字——“汪玉马”。年轻人好奇中并为爸爸誉载互联网感到无限的光荣和骄傲。他知道父亲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委会会计,更不要说有什么离奇新鲜的爆料,就连平时也没有爱好写作上网发表博文的习惯,那么他爸爸的名字怎么出现在互联网上?原来有篇题叫《心映党旗向阳红》的文章,全面报道了“汪玉马”扎根基层数十年,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汪玉马”的名字随着这篇纪实报道在互联网传播开的。老爸“出名”了做儿子的能不高兴吗?这个年轻人就拔通了家里电话,把自己在互联网看到的稀罕事告诉了家人。“汪玉马”淡然地告诉儿子:并不奇怪,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各个阶层,每个角落,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随时都可能入网,正面的鼓舞人心,反面的使人警醒。

《心映党旗向阳红》是我在2011年采写的,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四年,但是汪玉马的先进事迹就像插上翅膀飞过大江南北依然在互联网上传播着,作为一名网络文明志愿者我也从文字中分享其中的快乐和收获。

我是2012年加盟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的,先后在新浪和网易开了两个博客,同时也开通了个人的QQ空间,后来又相续链接了腾讯、新浪和网易的微信,撰写诗歌380多(章)首,散文和文学评论210篇,短篇小说44篇,新闻通讯54篇,借助网络媒介这个大平台从不同的方位和视角抒发了我个人的情感,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展现了当下人文的思潮,拓宽了我自己的视野空间,这当中是默默耕耘的付出,也是崇尚文明、陶冶情操、喜获丰收的快乐人生。

我撰写的40多篇来自无为县牛埠镇基层的人物通讯稿件先后被中国文明网、新华网、安徽文明网、芜湖文明网和一些纸质媒体所采用,2013年在中国文明网“家乡梦•中国年”的征文中,《幸福的年糕蒸心田》获中央宣传部文明网二等奖;同年散文《远方,有多远?》等三篇作品获得中国文明网优秀博文三等奖。当然我个人的取得的成绩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关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要感谢芜湖文明网编辑李西西老师,她热情关注我撰写的博文,适当时还向中央文明网推荐,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和鼓舞。

一个钟情于文字的人,写作永远都在路上。掩卷遐思,那些曾经诉诸于我弊端的鲜活人物,他(她)们好像就在我的跟前总是挥之不去。这其中有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的医生陶虹、王超,有助人为乐的打工者裴学模,有身患重症坚守岗位的乡村干部李建平、潘红芳,有坚守孝道悉心照顾公婆任劳任怨的好媳妇胡道林、章爱兰,有不离不弃用弱肩挑起灾难深重家庭的梅小黑、代梅珍等等。这些普通人以朴素的真诚凝聚了社会的正能量,是崇尚文明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4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絔峆 (拒聊) : 2015/10/31 14:42:20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篇文章,作者抓住了“心态”为主题,深入浅出,实例折人。正如“意念是一种力”只要“心”促使力做事, 是无所不成的。全篇文章步步升华,洋洋洒洒、淋淋尽致的细腻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类哲理的胸臆。以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心态,诱发中华人民精进进取,以时俱进的心,复兴中华,实现中国梦。

淡雅东东2(真诚) : 2015/10/25 16:17:08

一直执着和追求着文字的多元化是他的特点,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的文字永远是积极和向上的风格,就事论事,以现实为背景,反映时代风貌,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个钟情于文字的人,写作永远都在路上”。

云馨 : 2015/10/24 17:15:09

以鲜活的人物故事来映射出人生的真理,喻意深刻,哲理性强。独到的见解和精湛的语言贯穿整篇文章,让读者懂得好好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在逆境中勇敢的成长。

楚鸾 : 2015/10/24 17:10:57

一个人拥有自信就拥有了阳光的健康的美感,一个人拥有了智慧就拥有了随机应变临危不惧的能力,一个人拥有了毅力就拥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而一个人拥有了目标和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就会锲而不舍地前行,哪怕路途遥远,哪怕最终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地,沿途风景依然令人赏心悦目。朱先贵就是这么一位在文学路上锲而不舍执着前行的人,他的文风朴实自然,善于从一件件小事中来说明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3485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