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连凤
王连凤,男,土家族,笔名王乔,网名对香居士。1979年8月生于德江县枫香溪红色老区,从教15年,有作品在《当代教育》《贵州教育》《铜仁日报》《德江报》《梵净山文学》《散文诗》《星星诗刊》等报刊发表。作品以散文、散文诗见长。
1、卒祭
五千年的厮杀声涛涌而来;五千年后被黄土掩埋的铁弓锈迹斑驳。
楚河汉界,战云沉沉。卒被嗜血的君王等距离地排成方阵。
谁的身躯是一触即发的铁弓在铮铮作响。
箭,穿过风化龟裂的坟茔。
吴腔越调且歌且停。
帝王们越过诗行,跨过卒的方阵,在祭坛上向长空作唏嘘的祈祷,而那¬箭翎在兵贵精,将贵谋的号角声中锈蚀;
谋与勇在将帅身上相映成辉。
会猎江东。暗度陈仓。
尘封的历史依旧鲜活。
战云弥散,旌旗摧折,大地剩下的只是宁静和平。
而卒,兀自独立,灵魂融入大地。
千年以后,人们在始皇陵里,看到排列在秦俑之中的身影。
——身如铁弓,安祥如梦。
2、元谋人
两颗门齿,像一畦花独开独放。
粗糙的石器,在人类的山道上,像一匹狼犬,酷热的劲蹄在山谷里出没,纵横于草原。
钻木取火,跫音如雨,打磨着旧石器时代。人类雏形的辉煌业已粹火,熔炼泥团搓捏成型的延伸。
追溯周商,游览秦文。丹砂酽酽的重量从三千溺水的溯流中划过……
拜读牂牁时,你可看到,将明的夜海上出现了一丝笛音,土著人在平静的乌江上写自己的名字,刚划完一横便荡开去了,他们无法收扰这散点的元素。
而墨写的史诗在高原上莹莹独立。
3、林冲
历史的西长,你恼吗?人类只管用无稽的故事来骗取你醉酒的笑容。
凝注的双眸,与发佩充军落草为冠者鱼贯而行。
放神入穹,谁一口一口地吞下去壶中之月?
诚惶诚恐的历史,悸动在云车风马中澹澹霹雳,宋体字在闪电中着火,滴血的生灵在彭胀的欲望中失却回音。
密林中,陷井与险恶揽而盈手,且听水泊的清音正游离时空而来。
逃亡者呵,清灰的缸中,怎盛得一个成语,消融了千万的忧郁的典故:
——逼上梁山。
4、拜谒孟德
东临碣石:是谁将水清的月色啸然肝胆?
是谁将月色嚼得粉碎,并举萤为帜?!
青梅煮酒:¬谁能拿槊与诗来论比英雄?
谁能这般潇洒地将乐府诗挥舞为寒剑?
一块不愿征服的王土在酒里泡沏……
建安风滑铮铮作响,洪波萧瑟,在雄霸天下的诗中戎马倥偬,一揽版图。而这些消瘦的长短句正繁盛在苍狼大地上,横亘了子孙的全部感情。
5、太公垂钩
黄河决堤之日,又一个朝代沉沦了。
民谣以自己的意志,飞笔狂草,以神话似的搂抱着历史的乳名。 万倾秋波草脚斜:寐静、喧闹、沉默、冗长……这一切都朝向火源方向张望,审视暮蔼中的广茅,一老者涕泪回顾。
垂钓者,惟你独坐源头,把直直的鱼钩,随意地把流动的寂寞抛在水面。
于是,我们读着一部流动的史记!
清风袭来,掩埋了历史的尘烟,被浸入地里的万民之血在山崩地裂间成了你手腕上沉重的五千年。
6、孟姜女
金弋交响的锐气,在咸阳的城垛上闪烁,铜片飞窜在墙角泥土的铜深处。几千年后铭刻的金文已锈上了铜绿。
嫡系的王朝,门庭冷落,胡人的刀剑钝化了所有的历史;啊,我的骊山,没落、沉浮、兴衰都让你背上了一个不相称的罪名;西域的路上荒草连天,那连串的马蹄声远逝寒冷。
传诵了千年的长城谣,脊梁上也曾有箫声悲凉的原野;女儿心碎望夫岩,沙场战罢,儿郎何日回朝;雁南飞的时日,吹响河姆渡人的骨笛、阅读大汶口的陶文;于是,泪溅成霓裳上鱼纹与鹿纹。
扫不尽的落叶,铺满心情,红颜薄命,长城那轮夕阳,凝成泪、血;在城垛口上洒尽最后的余辉;
于是,八百里的衰伤被传进民谣中的辉煌。
7、西于捧心
回望楚越,朱阁深处的槐树,叶落瓦橡,只有敲石磐的余音;
卧薪尝胆,勾践与夫差同唱的那一首楚歌,应和的只有骨笛,铜鼓和编钟伴奏奋战的牛角……
夜阑人静身影瘦,国人流放的痴情捧心付月暗渡春秋;酒池强颜,欢笑陪君王,安雅妙曼着倾国的灵魂;
越国女子握剑跨马。剑尖的锐气挑起千古美姿。
8、梦断马崽
诵一首李白的《清平调》,妃与花的伦美,如玉笛重鸣;
吟一首白居易的《长恨歌》,倾国之色的悯然,如胡琴新拔;
后一曲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再现一段爱情悲剧的惋惜。……
丽人安在?谁穿上了最后的唐沙?
秀在,粉黛之眉尽在风景;娇在,回眸里百媚生辉;艳在,纤纤玉指扶倾了大唐?!
雅歌响了,可听过一曲月宫梦游的《霓裳羽衣曲》?
骑鼓响了,死节之贞于马嵬坡下,缢散了翠云琼发。
谁,寂莫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朝朝暮暮,三载一意。
凤兮,凰兮,惟我涕泪滂沱。
蜡烛明了,七彩芙蓉的羽帐内,朦胧的丽人姗姗来迟。
蜀琴安在。朱颜安在。
臻首亦罢,马嵬而西也罢;
梨花含泪,沾满龙袍的曲子,被拂袖溅地。
谁告诉我,当雅歌再响时,谁与君击节而歌,而舞。
9、昭君出塞
怀抱月琴,马头琴叩向塞外的风沙狐呜。
马蹄急促,驼铃叮当……
走过黑地,走过红塬,也锲进那远荒的冷冷清风。
可是,最后的使节之士,已经穿越了大漠长风。
——有萧萧马鸣,有飘飘旌旗。
唐宫侍女,空留莲动碎步。瑟瑟的翠珠,灿灿地香馥于路。
是牛角吹醒了风沙,塞外有急促如蹄的琵琶,塞内有鸣烟如诉的胡琴;
曲曲真情与杨柳同发,春风同度。
月色如霜。玉门关外,可有沉香亭里骨笛之音、之韵、之律、之情?
有铜鼓在响,亦闻丝竹之乐和之;
有铜号声声,亦闻二胡之韵附之;
——古筝重弹,琵琶重拔;
古驿道上,耶——,烟尘又扬长而去,而远,而散……
而那胡腔行歌者,径自走进了历史的曲苑之门。
哦,我的恋人哟,只一曲杜鹃蹄血,可有锦彩缠头?
【编辑:与文为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