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普蓝依
普蓝依,彝族,1977年出生于云南楚雄州,现定居富源县。作品散见于《彝族文学报》《中国诗》《长江诗歌》等。
一定要敲出声响,我的骨头上还有一粒孤独
孤独里有雪山
雪山里还藏着长刀
耳朵酥软
常常取走刀鞘
一定要用力适当
若敲破我的铁石心肠
这个世界上只剩下
一张牛皮眺望一亩地的信仰
草或药
顺着病痛的方向
才能找到疗伤的出口
每一根草
都可以叫荻,叫苔,叫忍冬,叫蒺藜
叫蒿,叫女萝,叫荑,叫梓
也可以叫桃或者梨
割草人供奉诗经
上路的面目要梳洗整洁
独活已经让出秉性
坏脾气,需要
扶一扶清晨的胆汁
拿黄莲当马骑
在急火攻心的省份里
哪处都有
性情温良的马蹄
虫草
总是要说起相遇
但总要相隔一个季节
借一件蛾的长衫
身子住进经文
灵魂更深的埋下头
泥碗要端出蘸满霜雪的软肋
一个死亡才能让另一个活下去
仔细耗尽腰身的敬意
用不唱歌的骆驼来证明
虫是草冬天时的风吹草低
草是虫夏天追赶月光的马蹄
但是,我又那么想念春天里的一颗心
登高
有秋风幽怀
有黄叶噤声
有目光斑驳
白发沙响
一对兄弟,曾经埋下故乡
江南江北
活得水阔天长
今日高处
他寻一味药
等一场手足的思念
格桑花
而我是走到这里才停下来的
这一朵朵抒情的诗歌
从我十八岁起,就不停地喊我的名字
远方也因此一遍一遍被淘洗
我坐下了
它还要马不停蹄的开
没有拐弯和终点
那些跳出草原的浪花
和我的嘴唇一样,刚好
燃烧到一杯酒入喉的位置
叶子微甜
歌声清亮
离牵马人的心那么近啊
沿着来路,我回不去了
蕨菜
这坟头上
伸出了紧紧的拳头,和
嫩绿的尖叫
我站在门外又重新想你了一遍
你的生活又重新复活了一遍
称谓,我喊不出也咽不下
有些温暖
一旦在喉咙里醒来
到处都会是骨头伸出的荆棘
眼泪要咬紧嘴唇
胸腔才不会像
一只空鼓,敲出
蕨叶的高低
除了绿,我揉不碎别的颜色了
你曾说过
心灵相通的路,向阳
亲人的爱,永远耳聪目明
可是,父亲啊
你为什么要让一株植物替你活着?
让裸露的悲伤
一寸一寸生长?
清贫的时间
一畦菜地
瓜由青转黄,豆荚爬高上低
西红柿粉, 白菜嫩绿
茄子紫了,辣椒半红
韭菜守着芫荽
我一天一次,陷在
这冒着袅袅热气的五谷丰登里
下午的光阴是和水一样透明的
溪边淘米,洗衣
槌打、搓揉
水越洗越清白
像邻家小女儿的脸庞
让人欢喜不够
云雀把黄昏衔在树枝上
或者衔在鸟巢里
牛回来了
羊的嘴唇还有青草,炊烟
开始绽放
它是山村最美丽的花朵
我就过这零星花朵的日子
有狗吠,有虫鸣
到处都是静
黑夜抱着灯,灯抱着黑夜
包谷挂在梁上
镰刀收起翅膀
我不数星星
不懂月缺月圆的愁喜
我的心意蜷缩成一粒种子
祈求明天的风调雨顺
有一种声音早早地醒来
我手提木桶
要到晨曦里去舀水
浇灌我立命安身的清贫
小野菊
而此时
谁会像我一样着迷于荒野的一抹闲暇
十月
风要吹低一片荒野,吹薄浅浅的荒野
裸露消瘦的肩膀
趁风还在,饮酒的声音还没有静下来
你要闭上眼
细心看
霜露的缝隙上
站着生动的惊喜
那些橙色的惊喜,在昨夜
向山冈投下最深的一瞥
照亮
夏天走失的羊群
一朵蒲公英飞翔的声音
普蓝依(彝族)
比如,我就迷恋那种声音
像母亲喊我回去吃饭的声音
也像我写字取暖的声音
还像萧红在兰和谷唱歌的声音
但我还是无法准确的说出那种声音
多半又像
湖水站起来抚摸天空的声音
你问我
睫毛上为何落满了纷纷扬扬?
哦
这又轻又安静的雪
是那年冬天我爱过你的声音
【编辑:与文为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