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2015年度作家奖】冬日之济南印象(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阅读次数:13370    发布时间:2015-11-25

作者:刘云

刘云,男,汉族,70后,大学文化,贵州省瓮安县人。贵阳铁路公安处乘务民警,全国公安文联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铁路文联会员,黔南州作家协会、福泉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铁道文联会员。 作品散见于《贵州文学》《夜郎文学》《中华文艺》《河池文艺》《铁道公安》《中国诗歌大观》《贵州作家网作品精选》《福泉山》《今日福泉》等刊物。


记得那是一个冬季,哪一天我是记不起了,在好友秦华国、李忠和王晓宁的陪同下,我怀揣着喜悦,亲吻着娇媚的阳光,手牵着有些冰凉的细风,徜徉在济南的大街小巷,护城河边以及大明湖畔。

初识济南,心里感觉有些新鲜,眼睛跟随着脚步的移动四处游曳着。那一天,有好几个地方被烙在了心里,我恐随着时光的消逝,渐渐淡忘,便用手机留下了一些图片,以供日后在闲暇时,泡上一壶茶,回味细品……


一、解放阁


我是个路盲,只会让脚步跟着心走,而心随着眼睛走。突然间,我看见远远的路边广场上有一座阁楼,煞是雄伟。四周车水马龙,每一个人的脸上写满了祥和安宁,济南人的生活是如此的舒缓与恬静,与阁楼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便欲一探究竟。

我慢慢的接近它,仰望着它时,但见阁楼顶端中央有一横匾,上书“解放阁”三个烫金大字。顺着阁基拾级而上,在阁基中部平台石壁处,石壁上镶钳着一块黑色大理石橫碑。目视着大理石橫碑,“解放阁”三个大字发出耀眼的光茫,似乎在向世人展示它的丰功伟绩。仔细一看,原来是陈毅元帅所题。  我的心随着字的光茫被无限放大,仿佛穿越在济南战役中驰骋沖杀,硝烟中,整个济南被染成一片红色。硝烟褪去,眼前的济南红墙碧瓦,丽日高挂,即便是现在这样的隆冬,满街穿流不息的人们,脸上依然写满了笑意。


二、护城河


轻轻的,漫步到了护城河边。原以为,我会领略到白雪的风韵。睁大眼睛,并没有寻到雪的芳踪。在一座不知名的小桥上,清风拂柳,任长长的柳条轻抚着我的面庞,欣赏着柳条随风摇曳出婀娜的舞姿;清澈的河水缓缓流趟,遇到河中裸露的奇石,便象老情人似的来一个激情的拥抱;阳光打在长长的河面上,激起一串串金色的涟漪。看着这一切,我早忘了与雪儿的约会。

越过小桥,顺着河岸前行,整个河道时不时的盛开出一朵朵温馨的白花,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沉在水中,有的浮出水面,有的被用峨卵石圈起来,供人们饮用和观赏。在附近居住的男女老少,有的有的挑着桶,有的拎着水壶,有的托着盆前来汲取饮用。远来的游客们则纷汾把手上的矿泉水倒掉,去汲取这天然的甘露品偿。空着手的,当地人便会用汲水的杯子舀一杯给你偿鲜。

我啜了一口,那感觉,如同恋爱时的初吻,今生是忘不了了。 又经过一座小桥时,岸边一字儿排开的,是长长的一列花船。花船两岸是一望无际的垂杨柳,柳枝上柳叶儿很少,有的柳梢上还附着几片的新绿。但柳枝上缀满了苞,似乎在与冬寒抗争。河面上笼起一层袅袅的水气,如梦如幻。济南人如同这座美丽的城市,温馨、和谐。明天的济南,如同枯柳争春一样,会更加朝气勃勃和蒸蒸日上。


三、趵突泉


不观趵突泉,遗憾留济南。想起朋友对我说的话,我从护城河岸走到文化广场后,穿过广场,便看到趵突泉公园了。

公园看起来不是很大,但很别致。小桥流水,典雅生辉;亭楼树柳,倒影乱睛;灯笼高挂,喜气盈盈。在途经趵突泉的路边有一池,池中有一对海豹在穿梭。我惊叹于海里的生物怎么能在淡水里存活。我不禁寻思着,作为人类的我们在各种环境下都应该快乐的生存。我们应该象海豹那样,不能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怨天尤人。这或许就是生命的真谛吧!

走过海豹池,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小巧玲珑的亭廊,亭廓下站满了人,我挤进人群,只见碧波轻漾,雾气腾腾,红色的鲤鱼成群结队,翩翩起舞。在池的中央,一字排列着三朵雪白的水花,水花大如行军锅,如白莲盛开,不停的绽放着……。

我终于见着了这闻名中外的趵突泉。在趵突泉的身后,左右各有一碑刻,左边石碑上刻的是“趵突泉”三字,右石碑刻的是“天下第一泉”。心随着目光不息的激顫着,只见清澈见底的水被树和山印染成一块巨大的碧玉,碧玉上镶钳着三朵璨璨的白莲花,红色的鱼穿梭其中,这乱眼生辉景象,简直就是传说中的鸡血玉发出的光芒。

我从未见过这样清亮透明的水,也从未见过如此璀璨的泉。据说,济南的泉很多,比较有名的多达七十二个。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这趵突泉了。济南气候宜人,在这寒泠的季节竞然感觉不到一丝寒意。济南人为人敦厚友善,热情好客。如同地底蕴藏的温泉,热情、温暖、奔放!


四、大明湖


如果说趵突泉是济南最闪亮的明珠,那么,大明湖则是济南最华丽的名片。从趵突泉公园出来后,伴着夕阳又到了大明湖。

进入大明湖,首先入眼的,是一座非常俊秀的阁楼。阁楼直插云天,底部横匾上书“超然楼”,楼的中部横匾上书“湖光山色”,在楼的顶部亦有一横匾,上书“超然致远”。

我岂能放弃登高揽胜的机遇,便与华国扶梯而上。在楼顶端走廊,环楼轻绕,凉风习习,但却掀不起一丝凉意,或许是远山横亘在城北阻挡了入城西风的缘故。

环眼观望,整个济南城尽入眼底。天已经被夕阳染上了红,正在慢慢扩张;远处的枯柳已轻轻的穿上了红色的晚妆,宛如济南娇媚的少女即将会见情人时脸上漾起的羞色;天空已被撕成几片红色的绸,随风飘落在大明湖中,把大明湖平静的湖水烧得通红。我差点误以为是谁家的玩皮儿在湖里放火。这红红火火壮景,如同新春庆典燃放的焰火。这不正是济南人性格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古老的济南城和温柔的大明湖相互辉映,正在用火一样的热情创建和和美美的新生活。我不禁想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句来。虽然我没有见到荷花,但大明湖这张明片已被深深的锁在心里。

下了超然楼,我并不满足于眼里的收获,还想沿湖细细的咀嚼。一路走来,但见小桥垂柳倒影如画;老翁沿岸垂钓如诗。悄悄的,月亮也从暮色的远山轮廓爬了出来,垂挂在柳梢上;暮空中的星星也睁开了眼,眨巴着的眸子向你不停的放电。湖岸边济南城的霓虹灯也散发出醉人的诱惑。

夜风轻送,湖里荡起的是一个个五彩的梦幻......。留连往返的我今夜恐怕又将失眠抑或多梦。


五、漱玉堂和老舍纪念馆


漱玉堂是一代词人李清照的主馆,建在趵突泉公园内,供游客的瞻仰。进入漱玉堂,一尊清丽脱俗的石膏像闪入眼前,这便是词国皇后李清照的塑像。我读她的词不多,但我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 最为有名的女词人。

我恭恭敬敬的给这位女文学巨匠鞠了三个躬。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在文学上有她一点皮毛就好了。看了她筒介,我也禁不住轻声吟到:

词国皇后章丘女,不但才高貌亦娇。

一代词人青史载 ,千年文著世间抄。

青春安定歌盛世,晚景飘零舞笔刀。

笑傲巾帼怀远志,即便男子亦弯腰。

老舍纪念馆位于大明湖畔,环境清幽,湖光山色相映。准确的说,这里是老舍的故居,这座四合院是老舍先生于1950年买下并在此居住了十六年。后由其子舒乙挂牌成立纪念馆,以供游客赡仰。

我对老舍先生的了解,是从中学学习《骆驼祥子》、《茶馆》开始的,后来还学过《济南的冬天》,其它的我就不甚了解了。虽然胸无点墨,但我对文化人还是很崇拜的。

据同行的华国说,济南有很多历史名人,在市中心建有文化长廊,但我能说得出名字的,只有儒家的孔子和兵家的孙宾了。如果喜爱中国文化的朋友,在济南来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定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是很想前去瞻仰文化长廊的,只是因为时间的缘故,而把这个遗憾留待以后去弥补了。希望朋友们来到济南,不要再带走任何遗憾了。


六、济南印象


“多少诗人生历下,泉城自古是诗城。”婉约动人的李清照和铁板铜琶的辛弃疾,奠定了这座城市的风雅传统。

虽然近年有不少人对济南的整体印象发出一些批评的声音,诸如保守,不思进取,经济发展与省会城市不符,鲁莱没落等……。但我却对它有不一样的印象。

在济南居住才感觉真的是家,山色,泉水,湖光,垂柳,静美迷人。人生活在这里要有相当的静寂,这里不大受社会变化的风暴摇撼。但是,一个喜欢思索的人,显然在这种环境是有助于思索的。它是能帮助人消化一切有益的精神营养,从而使一个人生命更有光辉的。

这正如我的朋友秦华国所说,“大明湖是我家的后花园,工作之余,我要么在大明湖边漫步,要么站在我家阳台上,倚窗而望,岁岁月月日日……”


走进罗布人村寨


在这个飘着枫叶的晚秋,适逢国庆长假,儿子嚷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正巧岳父在新彊小姨子处,打电话让我们去接他,于是我便带着儿子上了路。

小姨子家在南疆库尔勒市,我与儿子是10月2曰上午到的,刚下飞机,她们一家和岳父便从机场把我们直接载往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村寨位于新疆尉犁县西南35公里,距小姨子家有85公里。我们沿途欣赏着大漠特有的胡杨红柳,沉浸在塔里木河弹奏的秋日小调之中,不知不觉便到了罗布人村寨。

本以为罗布人村寨是秋风瑟瑟,黄沙飞杨,偶尔碰到一二人的荒凉景象。没想到我们一到寨门,寨门前的几个停车场停满了五颜六色的各型汽车,来来往往的游客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很是热闹。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个车位停车后,见寨门前排了两行长长的队伍,足有五六十米长,以为是购票,赶紧排上,排了一半,才弄清是排队上厕所,引得家人大笑不巳。


一、村寨


罗布人村寨大门高10余米,宽30余米,呈古铜色,非常气派。大门顶端做成驼脸形,整个寨门镶嵌有很多图腾和符号。我想,它必定暗示着罗布人不同寻常的历史,只是我不知道罢了。进了寨门,还得乘景区的车继续前行五、六公里,才到罗布人村中心地带,这里有一大门,顺大门进去,有一展台,台上有一树形石头,石头直经约一米,看过介绍,才知是千年胡杨活化石。

顺着活化石旁前行20余米,有一梯形土台,底边长10米,高10米,本欲一探究竟,但同行人均不知它来历,便只好作罢。

这个村寨座落在塔克拉干玛沙漠边缘,面积很大,据说有72平方公里,居住着20余户人家。放眼望去,随处可见的三三两两的胡杨树。在树的附近,常常伴生着一簇簇的红柳和芦苇,村庄里大大小小分布着很多口池塘,有的池塘快要干涸了,有的却如碧玉。顺着池塘蜿蜒着一条小溪,在整个村庄错落有致的盘旋着,我想,村庄之所以存活,完全是这条小溪,犹如她生命里的血管,不停的舒张着的缘故。

在小溪的两旁,稀稀疏疏的分布着一些木屋或草屋,这些房屋大多独立开来,有的圆形,有的方形,屋顶几乎全是圆形尖顶,建筑面积都不大。走进一看,它们有的是胡杨树枝或红柳枝条搭建,有的是芦苇搭建,有的建筑屋上糊上一层沙土。每栋屋均开有一门一小窗,屋内没有床,只是用野草铺成床形,我心想,这难道就是罗布人曾经的居住环境吗?他们是如何生存的呢?

经过了解,罗布人村寨实际上是一个仿制的村寨,里面的木头房子、草屋、岩画都是后人建成的,真正的罗布人是维吾尔族的一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盆地处,地理位置上属于罗布泊地区。他们就住在塔里木河沿岸,但不放牧、不经商,而是以捕鱼维生。因此这个仿制的村子里有许多木头做成的桨、小船,只是向我们展示曾经罗布人的生活。真正的罗布人村寨是一片世外桃源,几乎已经没有人居住,但拥有极高的地理研究价值。


二、胡杨


漫步在罗布人村寨,最抢眼的,当数大漠特有的胡杨了。它们挺立在溪边,或者池塘边相望对笑着,一些关系紧密的便相互搀扶着,胆儿大些的,便放肆的拥吻着,完全不在乎路人的视觉感受。

我原以为在这里会风沙很大,会有一种“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慨。或许是今曰天公作美,不忍心惊了远方的客人。游弋在村寨中,风清气爽,阳光妩媚,白云悠悠,胡杨浅笑。我站在池塘边,用目光抚摸着胡杨,胡杨低着头,在微风的鼓动下,发出梦呓般的呢喃……。似乎在向我诉说,“我虽然生长在大漠,但我也很温柔,你看,那一碧如泻的池塘中,我的柔美并不比江南的水乡逊色,我虽然生长的环境恶劣,但我有良好的心态,几千年来的文儒雅客,睹我芳容之后,能有几人不痴迷?”。

是啊!一路之上,在道路两旁白黄色的沙漠里,到处都是你美丽的倩影,你虽然皮肤干燥,甚至干燥得开裂。但是,你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的追求,以此来最大程度的保留体内的水分。并把水分都集中于叶子上,向世人展现你的美。我想,倘若是在春天,不消两个星期的时间,你便可以完成从发芽到枝繁叶茂的所有过程。


三、红柳


走进罗布人村寨里面,有胡杨树的地方,在它旁边还可以看见许多红柳,它们应该是大漠中的孪生姐妹。红柳的枝干是红色的,只有半人高,但是它们的根却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同行的小姨夫说,我们看到的红柳长在沙丘上,实际上是红柳固沙的结果。每当风沙吹到红柳边时就会沉积下来,慢慢的便形成一个小沙丘,沙子堆得越高,红柳也长得越高,只不过下肢部分是埋在沙里的,虽然也只有半人高,但根是抓的更深了。 我看到红柳的旁边还长着一株一株的芦苇,它们的根扎在土里,只露出青色的叶子,与红抑相映衬,红中有青,青中透红。那簇簇绯红,如同初长成的少女,面对心仪的郎君,漾起的朵朵羞色。


四、沙漠


游荡着,游荡着,不知不觉便到了一条河。儿子突然欢呼起来,“沙漠,沙漠;骆驼,骆驼。”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横亘在眼底的,是一望无际的沙丘。

刚才逛过的村庄,只能算沙土结合部,我觉得更多的是土多些。从没体验过沙漠的我,心里开始沸腾起来,我想儿子跟我的心情也是一样的。我们急不可待的过了河,我与儿子便甩开众人,犹如田经赛场上的对手,向沙丘顶部奔跑。还没到顶,便累得气喘吁吁,难以前行。便索性性把鞋袜脱了,仰卧沙丘,轻吻蓝天白云。不经意间,随手抓起一把沙,感觉那沙细细的,滑滑的,握在手里,就好象握着恋人的手,哪里舍得放下。

待同行的小姨子一家到后,我与儿子继续攀登,直到沙丘顶部,方才停下。儿子乘我不备,将我摔倒在沙丘上,于是我们爷儿俩便开始在沙丘上“华山论剑”。儿子虽高我半头,但力气和技巧不如我,他的挑衅最终以失败告终。

疯狂过后,意犹未尽,我们决定向沙漠“腹地”进军。骆驼便自然成了交通工具。驼铃声响,我们荡起沙漠之舟,漫漫黄沙,激越人生,心随着风沙穿越在空旷的沙谟,感觉已经进入了世外桃园,再以听不到,看不到丝毫的红尘喧嚣。


五、胡杨黄了,请你来


夕阳西下,我们骑着骆驼返回塔里木河边,刚下骆驼,忽闻阵阵掌声响起。抬眼望去,20米外,约200余人正在观看一个维族儿童表演走钢丝。儿童约五、六岁,虽年幼,却技艺精湛,故掌声不断。

刚欣赏完儿童的表演,河对岸寨中清脆的音乐声破空传来,我们循声回走,在罗布人寨中,早也搭建好一个舞台,舞台的背景是“胡杨黄了,请你来”。经过了解,原来是第二届尉犁文化艺术活动节昨日在这黑开幕,活动节要持续二个月演出,我们赶巧遇上了这难得一见的民族歌舞表演。

民族祭祀、击鼓、歌舞……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演出,将维吾尔族的勇敢,勤劳,智慧,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小姨子的女儿园园更是随着音乐的旋律独自在台下欢跳起来,将我们今天的旅游推向高潮……

走进罗布人村寨,我们不虚此行。虽然对罗布人的历史还不是十分的了解,但在心里也有了一个大概。更重要的是,儿子第一次出远门,得到了一次生活的体验。儿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学?”他要向胡杨树一样,无论环境如何恶劣,要尽力展现自己。但愿他能象胡杨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将自己的美展现在人间。

走进罗布人村寨,我也是初次感受大漠风光。虽然我见到的胡杨还不是很黄,但也足以使我心喜异常。胡杨也好,红柳也好,他们都有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那就是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努力吸取养分,任凭风吹霜打,把美丽留给人间。他们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又盘根错节,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这正如华夏族历史和维族历史样,是不可分割的发展史。

走进罗布人村寨,最让我敬仰的是胡杨精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这难道不正我们每个人追求的顽強生命力精神吗?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殊筠 : 2015/11/25 11:26:19

去年我去过济南,只为了看大明湖与趵突泉。虽然匆匆忙忙走马观花,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你的文字里再次感受她的魅力,怀念那个夏天,怀念大明湖畔的倩影!想趵突泉的绮丽与妩媚!感谢你!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34874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