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天眼”大家是否会想起咱咱们贵州平塘县正在修建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据当地派出所民警介绍,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天文爱好者、游客前往观看大射电望远镜,可惜射电望远镜核心区域还未完全修建完毕,连观景台、步道阶梯、宾馆、综合楼等附属设施也在紧张建设之中。所以去到现场的游客们只能观赏到射电望远镜外围周边的奇特地形和田野风光。
多彩贵州网小编也特别好奇加激动,尽管现场还没有修建完毕不能对外开放,那不妨我们在它对外开放之前先做做“功课”吧,跟着多彩贵州网小编一起来学习了解平塘“天眼”的那些事儿吧:
它是世界第一大“fast”相当于30个足球场
平塘“天眼”于2011年3月开始建设,称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全称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
它坐落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台址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它由中国科学院与贵州省政府合作共建,总投资近7亿元。
天眼选址平塘考察了十三年
说起FAST项目的诞生,还要回到20多年前。
1994年,中国天文界通过遥感技术,欲寻找一个适合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台址的洼地,当时遥感到200米以上口径的洼地有900多个,平塘“大窝凼”在列。经过3年的研究,SKA提出由我国独立建造FAST的初步设想。
“大窝凼”是平塘当地人对类似农家大锅那样的洼地的称呼。在天文科学家的眼里、平塘的“大窝凼”有较好的洼地形貌,可以稳稳地架住大射电望远镜的巨大反射球面,而且具备适合的电波环境,因此逐渐受到国家天文台的青睐。
历经了13年的选址路。2006年,FAST项目最终决定落户平塘大窝凼。
它是架在天坑上的望远镜
2008年,平塘县西南部的克度镇金科村突然登上了国际舞台。当年年底,500米口径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户金科村的大窝凼。
射电望远镜之所以落户平塘,也得益于大窝凼天坑的造型完美。大窝凼直径约600m,深达300m。其底部平整,凹陷弧度均匀,以完美的大锅形象,契合了占地529亩、接收面积有30个足球场大的望远镜“身材”。如今,射电望远镜投建已3年,但在当地人看来依然蒙着一层面纱。在大射电项目施工工地大门口,另一个曾经的大窝凼住户——杨天意在这里开了个小卖部。虽然店开了3年,杨天意还是搞不懂这么大的望远镜能干啥。
“拉来了好几车人,工地上都是外来的工人,几乎不用本地人”。杨天意还称,一般游客根本不让进工地的,要有人带着才行。他的一个同乡杨时力则有幸得以自由进出工地。40岁的杨时力一星期前被招来帮工地搬运建材,“我们本地工人只有七八个,都只负责简单的搬运”。而负责大射电的安装的百余名工人无一例外都是随建设单位从外地调过来的。
根据大射电望远镜工程部的解释,望远镜的主体构造——圈梁已经在去年底合龙,预计2016年底完工。到时,将屏蔽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讯信号,以保证大射电正常运行。换言之,大射电完工后,周围5公里内将不再有常住民居住。
多少宇宙奥妙等待天眼解答
从古至今,人类都怀着好奇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打开这个奥秘的工具便是望远镜,从最原始的目视观测到现在巨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和射电天线阵,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由于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观测的距离越远,因此,设计更大的望远镜成了天文学界的理想追求。
平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以后,这个“天眼”将带着人类一起去探寻遥远、神秘的浩瀚苍穹,解开更多宇宙中的谜题。
FAST不仅让中国的天文学家为之振奋,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也在紧盯着它——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找到外星人,并解开宇宙起源之谜。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的天文学家提交了研究观测计划。
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结构的形成及演化至今的过程,在天文学家眼里,大型射电望远镜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
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相比,FAST将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宇宙观测空间。
(多彩贵州网综合)
【编辑:与文为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