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林徽因的《蛛丝和梅花》,不由得勾起我诸多儿时记忆。
林间,雨后的蛛丝挂着颗颗小水珠,像银丝串了珍珠,晶莹剔透。捡菌的孩子提着竹篮在林中穿梭,树枝晃动,蛛网微颤,上方的水珠顺势下滑,与下方的水珠汇在一起,小水珠顿时变成了大水珠,滴落而下,吧嗒一声砸在额角,或是手臂,冰冰凉凉,让人不禁打一个寒颤。
烈日高照,屋檐下的蛛丝散发银光。有风吹过,那银光一闪一闪,甚是耀眼。这时候,蜘蛛已不知躲到哪里乘凉。孩童们却不觉得热,找来一截两米来长的竹竿,还有约莫两尺长、小指头宽的竹片,把竹片两端合在一起,插入竹竿,竹竿前端便多出了一个大圆环。快乐的孩童举着竹竿,在屋檐下,在圈楼顶,在废弃的老房子里,四处搜寻蛛网的踪迹,转动竹竿,把蛛网一层一层地缠绕在圆环上,一个自制的网子就成了。于是便见田间地头,全是举着网子捕蜻蜓,捕蝴蝶的小小身影,跑来跑去,欢笑声荡漾整个田地。蝴蝶没捕到,蜻蜓也飞走了,网子却破了个大洞。孩子们又举起竹竿,四处找寻蛛网,小孩子从来不缺再来一次的勇气。
若是哪里不慎磕破了皮,或是被草叶划了个口子,小孩子们是懂得用蛛网止血的,墙缝中细细密密、灰灰蒙蒙的那种效果最佳……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