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生命时而如璀璨星辰,散发独特光芒,时而似扁舟,于命运波涛中起伏。在贵州省赤水市文华街道办事处磊阳望城小区,那个乍暖还寒的二月,一个关乎生命坚韧与爱的故事,于世间悄然铺展,宛如一首动人心弦的生命赞歌。故事的主角,是83岁的杨炳秀老人,她也是黄立华深爱的母亲。
2月21日上午9点,阳光轻柔洒落,微风携着些许寒意,却无法阻挡杨炳秀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她一如既往,迈着虽不再矫健却坚定的步伐,从位于文华街道办事处磊阳望城小区家中走出,去赴与自然的约会,开启属于她的锻炼时光。在这片熟悉的街道、公园,锻炼早已成为她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她对生命活力的执着坚守,是她与岁月共舞的独特方式。
可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却悄然埋下危机的种子。夜幕如巨大黑色绸缎,缓缓覆盖整个文华街道办,繁星闪烁,却无法照亮家人焦急的心。杨炳秀老人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暮色降临时,带着微笑平安归家。
黄立华坐在位于文华街道办事处磊阳望城小区的家中,眼睛死死地盯着门口,手中的茶杯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妈怎么还没回来?以往这个点早就到家了。”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每念一次,担忧就加深一分。
他的脑海中开始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场景:母亲会不会在文华街道办的某个角落摔倒了,无人问津?会不会遇到了坏人,正身处危险之中?又或者是迷失在了街头,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些念头如汹涌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他想立刻冲出去寻找,可双腿却像灌了铅一般沉重,每一次起身的尝试都伴随着一阵强烈的眩晕感。
他深知母亲年事已高,身体机能大不如前,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成为无法承受之重。如果母亲真的遭遇不测,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家又该何去何从?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孩子,周围是无尽的迷茫和恐惧,而他却找不到那一丝可以指引方向的光亮。
终于,他猛地站起身,冲出家门,加入了寻找母亲的队伍。文华街道办的大街小巷,遍布他们匆匆的脚步;那些熟悉的广场、公园、社区角落,回荡着他们焦急的呼喊。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他对母亲深深的牵挂;每一次张望,每一声呼唤,都饱含着他对母亲平安归来的殷切期盼。
时间无情流逝,每一分每一秒,都像钝刀,在黄立华心头缓缓割着。恐惧如潮水,在他心底疯狂蔓延。他害怕母亲在寒冷夜晚,独自面对未知危险;担忧母亲是否受伤,是否正忍受痛苦。这种担忧与恐惧,如无形大网,将他紧紧束缚,令他无法呼吸。
而此时,在文华街道办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杨炳秀老人正经历着生死考验。她意外跌倒,身体的疼痛如汹涌海浪,一波又一波袭来。更糟糕的是,她身处户外,30多个小时未被人发现。冷冽寒风,像无数把锋利刀刃,割着她的肌肤;饥饿感如恶魔,不断啃噬她的身体。她没有食物,没有被盖,甚至裸身户外,在绝望中,孤独地与死神抗争。
老人不仅要忍受寒冷与饥饿,还要承受身体的伤痛。三处骨折,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剧痛。但她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于命运安排。她用顽强意志,与死神进行殊死搏斗。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生命的渴望,对家人尤其是儿子黄立华的思念,那是一种无法被轻易打败的力量。
然而,命运似乎在这绝望时刻,悄然露出温柔微笑。巧合的是,老人的背心贴在了几块泡沫板上。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泡沫板,在寒冷时刻,却成了老人生命的守护神。它为老人抵御些许寒风,给予一丝温暖,让老人在绝境中看到生的希望。这是命运的眷顾,是生命的奇迹,是黑暗中绽放的绚烂光芒。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与煎熬后,在2022年2月22日19时,家人在赤水市红军大道中路“印象地下车库”这个隐蔽的角落找到了老人。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担忧、恐惧、痛苦,都在这一刻化作喜极而泣的泪水。令人惊叹的是,家人发现她的时候,她还能说话,头脑清醒,只是身体动弹不得。那清晰的言语,是生命不屈的宣告,是对家人深深的眷恋。她用微弱却坚定的声音,诉说着自己的坚强,也诉说着对生的渴望。
老人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医生们全力抢救。经过漫长手术,老人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她,成功地战胜了死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场意外,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也看到生命的坚韧。在绝境中,老人凭借顽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坚持下来。而家人的爱与坚持,尤其是黄立华对母亲始终如一的牵挂与寻找,也成为老人在黑暗中前行的动力。爱,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它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恐惧与绝望。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就像老人遭遇的这场意外。但只要心怀希望,坚守信念,拥有顽强意志,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来生命的曙光。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