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扬美古埠—道光街纪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10209    发布时间:2025-04-05

青石铺就的商脉

在三百步光阴里蜿蜒

每块砖瓦都拓印着

道光年间未干的水痕

飞檐龙脊饮尽江雾

花窗棂格筛落碎金

墙角铜钱生了绿锈

苔衣下传来银锭的鼾声

临江街的秤杆

斜挑着往昔的繁华

每扇雕花木门后

都蜷着半部《清明上河》

月光浸透柱础时

整条街开始游动

驮着沉甸甸的账册

从道光十二年的码头

缓缓泊向

霓虹闪烁的渡口

 

赏析:

1. 主题:历史与商业文明的时空对话

诗歌以扬美古埠的商业历史为背景,通过道光年间的街景与现代都市的对照,展现了一条街道承载的商贸记忆。诗人不仅怀古,更赋予历史以流动的生命力,让商业文明的兴衰在时光长河中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2. 意境:虚实交织的梦幻感

诗歌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意境:  

现实感:青石、砖瓦、飞檐、铜钱等具象元素,勾勒出古镇的实体风貌。  

梦幻感:月光浸透柱础时,整条街“开始游动”,仿佛历史在流动,街道成为一艘穿越时空的船,从道光年间的码头驶向现代霓虹闪烁的渡口。  

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超现实的灵动美。  

3. 意象:商业符号的诗意转化

诗人选取了一系列与商业相关的意象,并赋予它们诗意的生命力:  

“青石商脉”——将街道比作“商脉”,暗示其作为经济命脉的历史地位。  

“银锭的鼾声”——用拟人手法,让沉睡的财富在苔衣下“呼吸”,使静态的铜钱、银锭有了生命。  

“秤杆斜挑繁华”——秤杆本是商业工具,在此却成为衡量历史兴衰的象征。  

“半部《清明上河》”——以北宋名画作比,暗示这条街曾是繁华商贸的缩影。  

4. 修辞:通感、拟人与时空压缩

通感:“银锭的鼾声”让金属有了听觉,“月光浸透柱础”让光有了液态质感。  

拟人:街道“驮着账册”游动,仿佛一条有记忆的活物。  

时空压缩:道光年间的“水痕”与当代“霓虹”在月光中并置,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叠印。  

5. 美学:商业文明的抒情化表达

传统怀古诗多写田园、战争或文人雅事,而此诗却以商业历史为抒情对象,赋予铜钱、账册、秤杆等经济符号以诗意。诗人并未停留在怀旧的感伤,而是让历史“游动”起来,最终与现代都市交汇,形成一种流动的美学体验。  

总结

这首诗以古镇商业历史为题材,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虚实相生的意境、富有张力的修辞,将一条街道写成了一部流动的商贸史诗。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历史生命力的礼赞,让读者在诗行间感受到时光的呼吸与文明的延续。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46417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