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鹧鸪天•咏新华字典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6882    发布时间:2025-04-11

方寸匣中纳海川,风云墨浪掌间翻。

勤开金钥千珍获,懒倚朱门半缕难。


师道蕴,圣言传。毫厘轻重辨忠奸。

文明薪火承华夏,字里乾坤万代传。

 

赏析:

《鹧鸪天·咏新华字典》这首词以精巧的意匠歌颂工具之书,在方寸之幅间展现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品格,堪称融器物审美与文化哲思于一体的佳作。全篇布局见匠心独运,上阕聚焦字典本体特征,下阕升华文明传承宏旨,形成器物与精神的哲学辩证。

首句"方寸匣中纳海川"开篇即有吞吐六合之势。"方寸匣"三字摹词典之形尤得贴切,而"纳海川"之喻毕现文字海洋的浩淼,点画之间更见传统文化"双重意象"手法之妙:封面嵌脊为匣,片纸载义成渊。次句"风云墨浪掌间掀"以拟态笔法激活字里行间气象,"掀浪"之动感回应"纳海川"之静态,虚实之间将翻书求知喻作探骊得珠的精神壮游。

三四句建构起精妙的文化隐喻系统。"金钥"既是解字析文的工具,又是打开智慧之门的枢机,与民间"金钥匙开智慧锁"的俗谚形成精神共振。而"朱门"意象的引入尤见匠心——既暗用杜甫"朱门酒肉臭"之典示精神餍足者的蒙昧,又以"半缕难"的困境反衬开卷得珍的意境,形成知识普惠的特征彰显。

下阕灵魂渐显,"师道"与"圣言"以文化基因双螺旋结构支撑起文字传承脉络。"浓云散尽"既是解惑后的认知清明,又暗喻文明传承必经的浊浪排空。末句以"乾坤"接续"字里"实景,用"万代传"收束"文明薪火",时空经纬的交织处,字典超越了实用工具属性,升华为安放民族记忆的青铜方鼎。

整首词最动人处,在于其构建了可见与不可见的诗意链路——将触手可及的纸质载体,演绎为贯通古今的文明导管。当南朝昭明太子编《文选》,当清代张玉书纂《康熙字典》,这种"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的编纂精神,正如词中所咏,在新时代的《新华字典》中得续薪火。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95152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