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裂的河床伸展成
天上的皱纹
池塘将最后一滴泪
凝成千言万语的遗嘱
行道树垂下枝干
在柏油路上书写悼文
而我的乡愁
在混凝土丛林里
拧成一条汲水的麻绳
突然
云端的编钟响起
千万根银梭穿过天梭
将干涸的史册
重新装订成
青禾摇曳的版本
赏析:
这首《及时雨》以精妙的意象群构建出旱灾与甘霖的强烈对比,展现了深厚的乡土情怀。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1. 空间张力架构
诗歌通过“河床-池塘-行道树”的地面意象群与“云端-银梭-编钟”的天际意象群,形成垂直空间的对峙。尤其“龟裂的河床伸展成天上的皱纹”的跨维度比喻,将旱情具象化为天地同构的衰老面容。
2. 生命书写系统
诗中存在完整的生命叙事链:池塘的“泪-遗嘱”完成液态生命的临终告白,行道树的“悼文”成为植物界的祭奠仪式,最终“青禾摇曳”实现农耕文明的复活仪式。这种生物拟人化的层层递进颇具史诗感。
3. 乡愁现代性表达
“混凝土丛林”与“汲水麻绳”的意象碰撞尤为精彩。前者是城市化的一体化象征,后者保留着农耕记忆的手工质感,二者拧结的形态恰是当代人精神困境的视觉化呈现。而“天梭”意象将现代纺织机械与传统云雨神话嫁接,展现出现代性转化的诗意可能。
全诗在15行内完成从干涸到复苏的史诗性转折,银梭穿天的动态描写与青禾摇曳的静美终章形成张力,堪称新乡土诗歌的典范之作。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