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赤水河畔的历史与人文交响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佘思良    阅读次数:3763    发布时间:2025-05-09

——评王昌宇先生的长篇小说《竹都传奇》


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王昌宇先生在82岁高龄时,历时一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竹都传奇》,便是这样一部独具魅力的佳作。这部30余万字的作品,以赤水竹文化为背景,生动展现了赤水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带领读者走进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竹都世界。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赤水的自然之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对竹文化的独特理解。

 

地域风情的诗意描绘

赤水,这座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区的城市,气候温和湿润,土壤类型多样,拥有“中国竹都”的美誉。在《竹都传奇》中,王昌宇先生对赤水的地域风情进行了细腻入微且充满诗意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他笔下的赤水,不仅是一片自然景观的集合,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传说的世界,一个历史与文化交织的宝地。

九条岭,一个在书中被赋予了神奇色彩的地方。“远远观之就是一顶九龙冠,有碧玉,有翡翠,有山岚漂染,有白雾纱罩。细端详之,只见九条大峺自高峰撒网而下,向四方绵延不绝。它们姿态各异,有的似蛟龙潜渊寻水,有的如猛虎跃涧出山;有的宛若巨蟒深林探海,有的似犀牛草原觅食;更有的仿若麻姑轻舞水袖,嫦娥曼舞飘带。其间,丹霞石斑斓点缀,仿佛为山峺戴上珠帘头饰,系上玉带腰封。”这段描写,九条岭的地形地貌与自然风光被刻画得活灵活现,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座雄伟壮观、宛若仙境的山脉。作者不仅描绘了九条岭的外在美景,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老人的讲述,读者了解到这里曾经是战乱硝烟的地方,老二常盘踞山上,利用寨门做防御。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使九条岭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为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天心桥,同样是书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天心桥位于金沙沟上方的山中。从双寨门出发,沿着山梁行至单寨门,再攀登一小段坡道即可到达望乡台。转过一个大弯后,可见一片约百亩的开阔地,四周被高耸的红色岩壁所环绕,宛如刀削般陡峭。这些岩壁高达数十丈,上面点缀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红色岩石。不长树木,不生青草,猴子都不敢在岩上爬。”作者通过对天心桥周边环境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惊险、神秘的氛围。而天心桥名字的由来——一个关于测人道德的天平、良心的考金石的传说,更是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份人文的温度。这个传说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除了自然景观,作者对赤水的竹文化也进行了深入地描绘。赤水丹霞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2.77%,生长着楠竹、慈竹等300余种竹类,132.8万亩竹林,构成了一片广袤无垠的竹海。在书中,竹子不仅是自然界的翠绿点缀,更是赤水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从日常生活中的竹器使用,如竹篮、竹椅、竹筷等,到竹产业的发展,如竹木行商、竹编工艺等,竹子贯穿了赤水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精妙描绘,凸显了竹文化在赤水地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了赤水人民与竹子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

 

人物群像的生动塑造

一部优秀的小说离不开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竹都传奇》在人物塑造方面堪称典范。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彩的叙事,为读者呈现了一群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他们在赤水这片土地上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每个人物都仿佛是赤水大地上的一棵树,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又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生长,展现着不同的生命姿态。

王七老爷,是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拥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动荡中,他努力守护着家族的基业,但面对法币的急剧贬值、物价的混乱以及竹木行商生意的萧条,他感到力不从心。尽管如此,他依然关心着家族的每一个成员,为子孙的未来忧心忡忡。他的形象深刻诠释了传统家族长辈所承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也细腻地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在社会变革洪流中的彷徨与抗争。

王敬祖,王七老爷的儿子,曾经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与生活的重重压力之下,他逐渐觉醒,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毅然决然地踏上改过自新之路,矢志学医。他放虎归山,以表一心学医的决心,这一情节展现了他的转变和成长。王敬祖的形象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改变自己的可能,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走出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金树成和王敬山师徒二人,也是书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对竹子充满热爱,致力于探索将竹子变成财富的路子。他们的形象体现了赤水人民勤劳、智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在面对道路问题和社会变革时,他们勇于思考,不懈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疑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与深入学习。

此外,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如善良能干的桂月霞、精明能干的熊四爷等,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社会群体。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展现了那个时代赤水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5489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