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专题会议纪要
成文化很早就到办公室了,他因为今天杜副市长要主持召开一个专题会议,从昨天起就开始忙活:通知参会人员,复印资料,安排会议室,特别是将会议所涉及的资料都反复地认真地研究了一遍,甚至提前拟好了专题会议纪要的草稿。他先到会议室,看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然后又到一楼楼梯孔道下面的开水房看看水烧好了没有,他再三吩咐老贵上班前务必将暖水瓶提到会议室去。他回到办公室,坐下来继续看资料,动笔修改会议纪要(草稿),忽然记起一件事来,会议签到册还没准备呢,他急忙找来信签纸,在抬头工工整整地写上“××会议签到册”,再另起一行写上“姓名、单位、职务、备注”字样。好了,一切准备就绪。看看还不到上班时间。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于是他拿起抹布和拖把,去楼道边打来一桶水,搞起卫生来了。他抹桌子、窗户、拖地,干得很认真,一会儿就将办公室收拾得干干净净。他拿起拖布去拖楼道,他一边卖力地拖,一边想着一会儿大家陆陆续续地来上班,看到他时一定又会称赞他勤快肯干事,要是被领导看到就更好了,于是他一遍一遍地来回拖,不时看看可有人上楼来,果然有人上来了,他只顾埋头干活,好像并没发现有人来。“呵,小成,你好早呀!”宋子书提着公文包上来,头发梳得油光可鉴,跟黑皮发亮的公文包和脚上那双油光锃亮的火尖皮鞋形成上、中、下相互晖映的格局,衣服也穿得总是那样得体,见到成文化就说。“啊,宋科长早!”他一边用手指擦擦额上的汗,一边跟宋子书打招呼。“以后叫我宋哥得了,别科长科长的!”宋子书拍拍他的肩膀,显出很亲热的样子说。成文化忙答应:“是,宋哥!”。
要论年龄,其实成文化比宋子书还大两岁。但是,宋是科长,就应该是哥呀。成文化16岁高中没毕业就成了代课老师,后来通过函授学习获取了中专文凭,转为正式老师。随后又调到乡政府做秘书,继续学习函授获取了大专文凭。他凭自己的勤奋与机灵爬到了乡团委书记的位置,后来又调进政府办,一步步走来已是三十出头的年龄,比起那些大学一毕业就分配进来的小秘们,自己要老成许多。但是他却假装跟他们一样天真,仿佛同一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甚至比起他们还更加低调,更加勤快,因此比他小的宋子书叫他小成,他也很高兴地答应。他只是在暗地里憋了一股子劲,一定要忍得住,古话说的“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啊,总有一天我成文化也要成为人上人的!
因为不甘人下,除了刻苦和勤奋外,他特别留心在官场所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比如察言观色啊,见风使舵啊,投机取巧啊,溜须拍马啊,韬光养晦啊,八面玲珑啊,趋炎附势啊,他甚至长期在枕头边放一本《厚黑学》,每天睡觉前都要潜心学习几页,一有心得就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然后对照白天所发生和经历的事,认真进行分析和检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政府办快一年了,他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得到大家的公认,特别是瘦猴秘书长很器重他,按理说赵满生比他到办公室的时间要早得多,可是在安排杜子京跟班秘书这件事上,瘦猴毫不犹豫地选中了他,而不是赵满生。因此,他更加暗暗攒劲,一定要做得更好,一定不能辜负了瘦猴秘书长对自己的栽培。
开会的人已经陆陆续续地到了,来的都是各单位的头头,不是局长也是副局长,这些人平时眼睛都是朝上长的,哪里瞧得起他呀,可是,今天他感到明显的不同了,这些局长们对他一下子客气了许多,他想这是自己成了领导身边人的缘故吧?虽然自己跟的是一位挂职副市长,但却是进常委的呀。杜子京提前进了会议室,大家都过来跟他打招呼,自我介绍,杜子京一一地握手,态度和蔼而谦虚。开会时间到了,杜子京发现参会的人才来了一半,就问小成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时间没通知明白?小成急忙拿出名单来对,发现还差8个人呢,他说我都通知了呀,而且还把时间提前了15分钟呢,我马上打电话催!他急忙跑出会议室,到办公室去打电话。楼道上碰见国土局的胡局和计划局的帅局,他对他们说,快点呀,杜市长点名了呢?等他打完电话回来,发现只差林业局的徐永寿局长和招商局的崔德局长还没来。杜子京有些不耐烦,说,我们不等了,先开会吧。话音未落,徐永寿腋窝夹着公文包,手里拿着一根油条进来了,他边吃边说,对不起大家,我今天起来晚了,来不及过早(吃早餐),刚才在楼下临时买了点东西吃,所以来晚了。说完找了个座位坐下,继续吃。成文化早就听过办公室的秘书们谈起过徐永寿,说他爱摆老资格,当了十多年的林业局长,好几次都差点要提拔为副市长的,不知为什么都黄了,现在已是“奔五”的人了,眼看着提拔无望,也就懒心懒意,暮气沉沉,对什么都无所谓了。一般市里开会他都不参加,派个副局长去,但他今天偏偏的来了,迟到了不说,还大大咧咧地吃东西!小成偷眼看了看杜子京,见他没有发作,正认真听帅局长的汇报,于是也就继续埋头作记录。这时只见招商局崔德局长像只米老鼠一样从门缝边溜了进来,坐下,小眼睛笑成了两条缝,直朝杜子京点头表示歉意。
会议开了2个多钟头,大家都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发言都是中规中矩的,无懈可击的,好像都说了,又好像都没说,工作该如何干,如何落实,都没有一个定论。大家看着杜子京,等他作总结,发指示。杜子京心里有点发慌,他是第一次主持会议,对于议题也不十分熟悉,要他作总结,也就是让他拿主意,拍板。他听大家发言,都是头头是道的,可是又都不着边际,云山雾海的,他不停地听发言和看文件资料,勉强凑了几点,算是会议总结,他自己很不满意,就宣布散会。
直到晚上跟吴嗣芒、李敏忠、崔德几个玩麻将的时候,杜子京还为白天开会的事而不舒服,耿耿于怀,以致连着打错了几张牌,让李敏忠和了好几把,庄上翻到了250元一炮!李敏忠一边吐着烟圈,一边悠然自得地哼着流行歌曲,一审牌,“啪!”的一声,将牌翻过来狠狠地扣在桌上,“和了!龙七对吊幺饼!”一推牌,说:“给钱!”
第二天,杜子京起得很晚,进办公室已是上午十点过钟。他刚坐下就发现桌上放着一份待签的文件,原来是昨天的会议纪要草稿,他急忙拿起来看,看后不禁拍案而起,这是谁拟的?翻过来看拟文签“拟稿人”一栏里工工整整地填着“成文化”三个字。他坐下又看了一遍,特别是把“会议议定”的内容仔细地再看了一遍,文字精炼,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安排合理,措施有力,落实到位,简直是无懈可击、无可更改!他昨天在会议总结时,并没说过这些语句通顺、逻辑连贯的话呀,成文化是怎么拟出这份纪要文稿的呢?他在北京工作时极少与办公文秘打交道,从来不知道办公文件的写作技巧,他开始欣赏成文化的才干,同时也觉得轻松了许多,因为自己耿耿于怀了一晚上的事,都迎刃而解了。他感叹领导配秘书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科学的事情,原来当领导竟这样容易,轻松,简单!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