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同学打成一片的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同学们想到我家里玩,我大多都以各种理由推掉了,因为我不知道他们到我家来后拿什么来招待同学们,也不想让同学们看到我家的境况。
连续两个学期,我都是靠卖河沙来凑足学费的,攒的过程也很艰辛;有时候好不容易攒了一些,但看到家里面没有油、盐、米的时候,都会自己拿钱去买,有时候亲戚有喜事了,爸爸没钱了也要自己去送礼。特别是每天挖河沙很累的时候,我很想买点肉来补充营养,但又觉得太浪费,只好买点豆腐来代替。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的小腿开始抽筋,疼得我每次在床上急忙站起来把脚伸直了才慢慢缓解,这可能是白天干活太累,也可能是发育缺钙的问题。
河沙毕竟是属于有限资源,我把能挖的都挖完了。下学期就开始进入初三了,我该做点什么来挣下学期的学费呢?我有个堂姐嫁去的寨子周围有煤矿,我有个堂哥已经去堂姐他们寨子的煤矿上给煤车装煤有一段时间了,听说能挣点钱。我想我给车装河沙的力气都有,装煤应该没问题吧?刚好堂姐他们寨子有个人来我们寨子办点事情,我就找到她说让她等我一会,我去收拾点衣服后我要和她一起去我堂姐家。路上她问我:“去堂姐家干什么?”我说:“我想去给煤车装煤。”她惊奇的看着我说:“你装得了吗?那很累很辛苦的!”“我在家经常给车子装河沙,装煤应该没问题吧。”“那不一样!况且你现在去了不知道有没有位置了。”她说。“什么位置?”我问。“哎,等你去了就知道了,先去看看吧!”
走了1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终于到了。到了堂姐家,堂姐问明了来意后说:“你带换洗的衣服了吗?”“带了的。”我说。
“要装煤车,还要有买专门的铁铲,明天你姐夫要到街上去,让他先帮你买铁铲,到时候你有钱了再给钱给他。”
堂姐领我到煤矿上。从堂姐家到煤矿上大约要走20<分钟左右的路程,他们在距离煤矿不远的地方搭了个简易的木棚,面积大约有10个平方,周围也有很多类似的木棚。这个木棚是我姐、姐夫他们自己做的,墙四面用废席子围住,顶上用废油布搭成个“人”形顶盖住,上面再扔几根木头、几块木板和废轮胎压住,防止大风把它吹走;门建在木棚的左侧,进门来的正面有个由几块火砖围成的火炉,火炉上挂了两根铁丝,用来挂衣服的,火炉旁有几张用旧木板自己钉的小凳子,还有两口锅,进门的右侧有张床,床头顶着门边的墙壁,床脚有个塑料水缸水桶和一个米缸,再加上几把铁铲、锄头等工具,床底杂乱的放着一些其他工具,基本就是整个工棚全部财产了。就这些东西就差不多把里面给挤满了。棚子里面基本上每一样东西都是黑乎乎的。
因为我还没有铁铲,我堂姐让我先熟悉一下地方,到处看一下,等姐夫买铁铲回来了弄好铁铲把了再开始装车,下午等堂哥他们休息了再一起回家来。然后我堂姐就先自己回家了。没想到到下午的时候,堂哥说他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下,让我来换他装一辆煤车,铁铲先用他的。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我都带没换的衣服。后来堂哥让我暂时穿他的脏衣服去装煤。准备好后堂哥带我到煤车前对其他三个人说:“你们三个加我弟弟一起装吧,下午他换我,我太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们四个人一起一刻不停的至少装了将近1个小时才把一辆大的东风牌的煤车装满,估计有十几吨,都是一铲一铲的装上去的。煤要比河沙轻,但我们用的铲子要比我平常用来挖河沙的铲子要宽大得多,铲满一铲煤,重量和以前在家铲满一铲河沙的重量还要重,至少有20斤左右;煤车要比拉河沙的车高得多,而且要连续不断的装,每一铲煤要尽量的铲满,如果你速度慢了,或者你铲得少了,其他人就会提醒你:“小兄弟,快点咧,你太慢了咧!”不止你的同伙会说,煤车司机看到你装慢了也会提醒你快点,一来装车的钱是煤车司机出的,二来人家司机也赶时间赶趟数,人家肯定巴不得装快一点。如果你不改正,到装下一辆车的时候其他人就不再要你和他们一组,或者煤车司机直接点名不要你装他的车。这些都是我在装煤车那段时间的所见及所闻。装煤车不止很累,灰尘也特别大,到处是煤灰,在我所看到的直接和煤接触的工作,除了眼睛是亮的和说话时看到牙齿是白的以外,全身上下都是黑漆漆的一片,比非洲人还黑,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样子时我都差点笑出来了。到了晚上回家洗澡的时候,用湿帕子往鼻洞里一转,转出来的帕子和煤一样黑,擤出来的鼻涕掉到煤堆上你不仔细看你可能就看不到鼻涕在掉哪个地方,而且不止鼻洞黑,内、外眼角和耳朵里面也能抠出积作一堆的煤灰,也需要专门的清洗一下。
装完一车,没想到休息不到几分钟,又有一辆车需要装。可能以前我经常装河沙还好有些体力,除了在装快结束的时候比较累,其他的还好。装完一车可以得到30块钱,然后由一同装车的一组人平分。一般一组人通常由3或4个人组成最佳,因为人太少装的慢,而且也太累,人太多了受车长限制人挨的太近也不方便装车,而且分到的钱也少。
天快黑的时候回到堂姐家,堂姐知道我已经装过车后问:“怎么样啊,累不累,还能坚持吗?”我笑着说:“还好!”堂姐房子前面有个小的洗澡间,我接好水后用桶提到里面洗澡,洗第一道水的时候,流淌到地上的水全部是黑乎乎的,直到第三道水的时候才显得干净。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感觉全身好酸痛,虽然我知道前一天干活太累的话,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身体会很酸痛,但没想到会这么酸痛。但既然来了就别想打退堂鼓了。扛上自己的新铲子,大步朝煤矿走去。
接下来的大多数日子我基本上在距离煤矿很近的工棚里面住。
初次尝试写作,写得不好的地方望各位老师多多点评!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