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中篇 >> 正文

路在何方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玉想立    阅读次数:413955    发布时间:2020-03-14

 


河边地里的包谷成熟了,我就去帮妈妈收,我爸爸怎么说都不来帮我们,但别人家一旦叫他去帮忙,他就可以立马就去,可以顶烈日冒风雨的帮人家干到黑,一分报酬没有,目的就是为了晚上人家请他喝顿酒。为此我还特意吼过他:“你想去帮人家可以,我没什么要说的,但是前提你也要把家里的事情先做好啊,家里的包谷在地里被雨淋得都快冒芽你都不舍得看一下,别人家一叫你就什么都不顾的跑去帮忙,你就那么贪喝人家那点酒!”“哼!知道了!”他转过脸去大声说。

临去学校的前两个星期,我家的水稻成熟了,我们全家出动把家里的水稻全收割了。寨上有家愿意出钱让我们帮他收割他家的水稻,收完了按100斤米给10块钱支付我们工钱。因为他家有其他事要做,没空,问我们愿不愿意干。为了能多挣点,我们答应了,为了快点收完,我那几天都是全家出动。那几天天气很炎热,干一会都会汗流浃背,为了节约时间,中午饭都是在田里面吃,饭是主人家负责,吃完继续干活,直到太阳下山。

还有3天就该去学校报名了,这天天气不错,我和我爸商量叫寨上会整理瓦片的男的一起来帮我们重新整理一次我家房顶上的瓦片,因为好长时间没整理了,下大雨了经常漏雨。不知多少次,每逢吹大风、下大雨时我都很担心我家的老房子会不会经不住风吹雨打而垮塌掉,特别是在学校时候,每逢夜里有大风大雨,我就会很难睡着,心里暗暗祈祷雨不要下那么大。只有把房顶重新整理一次,只有后方稳定了,我才能安心去学校。那天有十来个人来帮忙,干到下午就好了。我则负责做饭做菜,请帮忙的吃饭。我们这里帮家里忙的不收钱,除非有人专门出钱请人干的才收钱,帮忙的只要求主人家安排有饭吃、晚上有酒喝就行,但到别人家有事需要帮忙的时候你家得有人去帮忙。

在去学校前的头一天,我杀了两只自己养的鸭子,再买些菜,弄了一大桌菜来请我们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毕竟我是我们寨的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已远在60多年前,时隔那么久再出一个大学生,值得庆祝一下。那天之前资助我的那个表哥也来了,其实在我补习后他也一直很关心我,还给我生活费,高考前一天晚上他还请我出去吃一顿好的,高考结束后是他帮我拉东西回家的,我这次的高考分数也是他第一个告知我的。他还说明天早上他负责把送我到学校报名。那天晚上有些寨上的亲戚还送我一些钱作为生活费。

我要去报到是学校的一个分校区,在市郊区,我们找了好久才找到。此时已过中午,随行的还有3个人,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都已经饿得不行,赶紧找地方吃东西。中午报名的地方并没有休息,我赶紧去报名,表哥也来帮我。最复杂的还是申请“助学贷款”的事,一会要填这表填那表,一会要写这个申请写那个申请,一会要我们交某某复印件,一会又是什么材料不对,得重新修改。忙得我和我表哥走路都是小跑的,我从中午吃过东西后就想撒的一泡尿硬是忍到了下午5点才有空去撒。贷款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赶紧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该补的资料,资料补齐了还要等审核通过才能放贷。

报名和贷款的事情弄得差不多了,我赶紧去宿舍,找到宿舍后我把装衣服的包和学校发的棉被往仅剩的靠门的一张床上一放,就下楼去找表哥他们吃晚饭去了。

在学校休息了2天之后,我们又收拾我们的棉被到操场集合,准备坐车离开学校去一个军营里军训半个月。临行前的一次班会上班主任用浓重的本地口音告知我们:在这里下雨后你们要记得加衣服,因为这里不管天气多炎热,一旦下雨后天气马上就会转凉,注意不要感冒。

军训回来之后几天,我们开始上课。记得上第一堂《黄帝内经》课时,一位年老的老师对我们说的一席话至今还让我记忆深刻:“很感谢你们选择了“中医学”这门专业!不知最近你们有没有上网,现在网上闹得最热的就是有人提出要求废除中医,说中医是伪科学,带头的居然还是某重点大学的教授!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瑰宝,中医发展了几千年,不知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了多少贡献,没想到到了今天,科技这么发达,思想那么进步,居然还有人无知到再次提出要求废除中医!这注定将来你们坚持中医之路可能将会非常艰难!现在你们才刚开始入门,还不知道什么,等到你们步入了社会,到医院工作了,就会慢慢体会到了。”

想以前看电视的时候电视里演的中医师往往都很酷,他们身怀绝技,通过把一下脉、开几付世间少有的中药或扎几根银针就能让奄奄一息的病人起死回生。不可否认,这也是我当初选择“中医学”这个专业的初衷之一。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个远房表哥因为治病曾经到我家借住过一段时间,他说他去了广州很多大医院都查不出是什么病,但他就一直感觉身体很难受,全身就好像有蚂蚁到处在爬、在叮咬他一样,到了晚上睡觉时最严重,难受时整夜辗转难眠,之前他身体一直很好,没生病之前他天天干农活也不觉得累,出现这种情况是近两年才有的事,为此他消瘦了好多,头发也掉了不少,力气也没多少了,但他才20多岁,他想把病治好;四处寻医无果后他试着去找民间医生,很多民间医生都说他中了“蛊”,而且还中得很深了,已经入血了,很难治好了;有段时间在我家借住的表哥晚上是和我睡在一起的,每当半夜看到他那么难受时,我就想我以后要不学医吧,去研究研究有什么能治好“蛊”的方法,因为小的时候我听说过不少蛊婆放蛊的故事,“蛊”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以“邪恶”和“神秘”存在着。

没想到自己所上的第一堂中医经典著作课开讲就要面对这么残酷的现实!有时想想也不知道那些整天声喊要求废除中医的人是怎么想的,回顾历史,西医进入中国才多久,在西医没进入中国之前,几千多年来不都是中医、中药在为整个国家的卫生和健康在做贡献,中国才得以繁荣发展、才得以强大;不可否认,西医有它的优势,但中医也有它明显的优势。后来自己也慢慢明白,中医行业鱼龙混杂,很多人自诩中医专家、某某名中医世家之后等等,为了利益到处打假广告、卖假药,并到处声称能包治百病,这不仅影响了很多人对中医的信任,也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声誉。

大学的课程相对高中来说要轻松得多了,有时候早上有课,下午没课,有时候一天也只有2节课,我有了更多休息和自由的时间。课余时间,我有时和同学到图书馆自习,有时去打篮球,有时到网吧学习怎么上网,周末的时候有时也会和学生会组织的勤工俭学到市区打工卖手机等等。

大一的生活是比较新奇和快乐的,唯一感觉不足的是由于我的助学贷款资料没能按时补齐,第一年的助学贷款没能贷上。

期末考试时我突然发现,课程看似轻松,但考试的题目大多都是课本上的原文,很多内容都是要背和记忆的,而背书是我的软肋,一背书我就很容易忘,况且还要背或记好好多本书上的内容,我更喜欢推理性的东西。成绩一公布,我的总成绩在班上明显靠后。

大二的时候,我们搬到了位于市区的校区就读,慢慢的,我发现我和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不止在学习方面,在生活方面也感觉到了差距。以前在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感觉大家基本都在埋头读书,生活方面感觉差距不是很大,但到大学以后发现很多同学衣食无忧,出手阔绰。而自己的生活费都还是靠贷款和外出打工得来。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很纠结于周末到底是去图书馆看书来提升知识还是去外面打工挣点钱来保障生活,以至于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心里在想如果出去找工作自己应该找什么工作,每天的的收入至少要多少才划算,正在想找工作的时候,又想着这学期主课太多,还差好多少书没看,没复习,想到图书馆看书。结果发现到头来什么都没干好。

打工稳定的还是在假期的时候跟他们到各个工地上拉水泥浆搞水泥硬化地面、给房子灌水泥顶,或是到收甘蔗的季节和他们去收甘蔗。有时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给人家的房子灌水泥顶,所以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开始出发了,我们坐在二手农用车上去的,农用车厢上装满了各种拖车、水桶、撮箕、梯子、铁铲等等,我们几个跟着打工的在车厢上尽量找能坐下的地方坐下,农用车后还拉着一个水泥搅拌机。白天还好,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家都很累,回来时坐在车厢上看到车子突突的行驶于黑漆漆的大山中,就像夜空中唯一的一只萤火虫一样那么渺小,但又有些显眼。大山里的马路又陡又崎岖不平,弯道又多又急,坐在车上的我心里一直默默祈祷希望车子不要有事,自己大学还没毕业呢,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其实我也不想去干这种活,像牛一样累死累活的干一天下来也就40块钱,而且很多时候还没有安全保障,但如果你不去干分分钟有人马上顶替你的位置去干,渴望这样一份工作的人多的是,而且干这种活工头基本不赊账,干完就付钱。工头也是看我家庭困难才好心叫我跟着他去干的,而且这个收入对我来说也算相对稳定,总比在家呆着强。

我开始有些讨厌现在的大学生活,我发现老师和同学居然还在为高分数马首是瞻,老师对各种奖项或鼓励的评定很多是靠分数,不管你平时上课怎么逃课、睡觉或是考试作弊,只要你能考到高分;很多同学在考试前也只是猛背一通老师在最后一节课所划的考试重点,考场上能抄则抄,考完就忘,考完了还拿成绩相互比较,看看谁考的分更高。我感觉这简直是在退步,不像自己所想象的大学,这还不如初中、高中那样期末考试的分数是靠平时的积累、反复磨练考出来了,那才是真本事,而这更多的是在应付考试。有段时间我都对学习产生了迷茫,感觉就这样没什么意义! 

已经有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一棵杏 : 2020/3/15 12:27:40

初次尝试写作,写得不好的地方望各位老师多多点评!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9956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