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乡村振兴视阈下中国杨梅文化发展战略浅探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 湖南靖州  刘冰    阅读次数:262721    发布时间:2025-02-08

 

1、中国有不少含杨梅元素的电影电视作品。中国含杨梅元素的电影电视作品举隅如下:电影《杨梅红了的季节》(导演:司小冬、王兵,编剧:朱炳火)剧情简介:爱好美术的宋艺为了寻找灵感回乡采风,偶遇乡农科员吴小梅。小梅与朱永烈为家乡的无私付出感动了他,宋艺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农户们的旧观念。他向父亲宋庆来借钱承包土地种植新品杨梅,遭到父亲的拒绝,也因此与父亲发生矛盾。其实,投资家乡是宋庆来多年的心愿,宋艺的努力与付出让宋庆来感到欣慰。但开发农业产业的计划却遭到公司股东们的反对。这时,政府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政策坚定了他投资家乡的信念。最终他说服了股东们出资建立了杨梅深加工厂,并将杨梅产业的发展结合现代的企业化管理和销售模式,使杨梅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从而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而此时,宋艺也找到土地和画的灵魂了,这灵魂就是对这片土地念念不忘付出心血的人们……。

2、中国戏剧戏曲作品有不少写到杨梅的精华语句。中国戏剧戏曲作品写到杨梅的精华语句选粹如下:龙岩山歌戏《杨梅甜了》唱词:“三月桃花竞争艳,五月杨梅真叫甜。”龙岩山歌戏,是在继承传统闽西民间小戏和传统闽西山歌的基础上,加以充实规范发展而形成的剧种,也是闽西的一大特色地方剧种。

其六,要加强杨梅《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研究《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写到杨梅。

1、《西游记》多处写到杨梅。《西游记》有关杨梅书写举隅如下:《西游记》中,唐太宗为唐僧西天取经归来接风的天厨御宴: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几盘素品还犹可,数种奇稀果夺魁。核桃柿饼,龙眼荔枝。宣州茧栗山东枣,江南银杏兔头梨。榛松莲肉葡萄大,榧子瓜仁菱米齐。橄榄林檎,苹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杨梅。无般不备,无件不齐。还有些蒸酥蜜食兼嘉馔,更有那美酒香茶与异奇。说不尽百味珍馐真上品,果然是中华大国异西夷。《西游记》中,由于打不过黄袍怪,猪八戒去花果山想请回猴哥。期间悟空带八戒在花果山游玩,赶上了早餐时间: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

2、《金瓶梅》写到杨梅。《金瓶梅》有关杨梅书写举隅如下:《金瓶梅》第六十七回西门庆向应伯爵夸耀一种从杭州捎来的蜜饯食品“衣梅”:伯爵才待拿起酒来吃,只见来安儿后边拿了几碟果食:一碟果馅饼……一碟黑黑的团儿,用橘叶裹着。伯爵拈将起来,闻着喷鼻香,吃之到口,犹如饴蜜,细甜美味,不知甚物。西门庆道:“你猜。”伯爵道:“莫非是糖肥皂?”西门庆笑道:“糖肥皂那有这等好吃!”伯爵道:“待要说是梅苏丸,里面又有胡儿。”西门庆道:“狗才过来,我说与你罢,你做梦也梦不着:是昨日小价杭州船上稍来,名唤做衣梅。都是各样药料,用蜜炼制过,滚在杨梅上,外用薄荷、橘叶包裹,才有这般美味。每日清辰呷一枚在口内,生津补肺,去恶味,煞痰火,解酒剋食,比梅苏丸甚妙。”伯爵道:“你不说,我怎的晓的。”

3、《聊斋志异》写到杨梅。《聊斋志异》有关杨梅书写举隅如下:《聊斋志异》中《莲香》:莲顾问:“何以处郎君者?”李赧然逊谢。莲笑曰:“恐郎强健,醋娘子要食杨梅也”李敛衽曰:“如有医国手,使妾得无负郎君,便当埋首地下,敢复靦然于人世耶!”莲解囊出药,曰:“妾早知有今,别后采药三山,凡三阅月,物料始备,瘵蛊至死,投之无不苏者。然症何由得,仍以何引,不得不转求效力。”   

其七,要加强杨梅与散文研究有关杨梅题材的散文举隅如下:

鲁彦《故乡的杨梅》(节选):颜色更可爱呢。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处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不,我们说它是黑的。然而它并不是黑,也不是黑红,原来是红的。太红了,所以像是黑。轻轻的啄开它,我们就看见了那新鲜红嫩的内部,同时我们已染上了一嘴的红水。说他新鲜红嫩,有的人也许以为一定像贵妃的肉色似的荔枝吧?嗳,那就错了。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呢。

田凯频《玉肌半醉杨梅熟》(节选):竹篮新编织的,不算精致,玲珑小巧,装满四五斤。揭开盖在上面的桑树叶,满满一篮子圆圆的杨梅果,乌红发亮,清爽鲜灵。果子比以往见过的都大,体面凸出的圆点自然光照下反射均匀的亮点,乍看像荔枝。大概为了防止碰撞或摩擦,有意在果子里夹了些许杨梅叶。

其八,要加强杨梅与绘画、摄影、书法、刺绣等艺术研究以杨梅为题材的绘画、摄影、书法、刺绣等艺术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实用价值、欣赏价值、修身价值、民俗价值、收藏价值。如清代画家蒋廷锡的《杨梅练雀》,有鸟两只,上下相互对望,十分可爱,与周围的杨梅和花朵共构出美丽的画面。以杨梅为题材的绘画、摄影、书法、刺绣等艺术是杨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以杨梅为题材的绘画、摄影、书法、刺绣等艺术研究,使“杨梅+艺术”为“杨梅生活”添彩,使杨梅产业插上艺术的翅膀快速飞翔。 

八是加强对有杨梅文化事象记载的文献的深探研究。有杨梅文化事象记载的文献很多。如,黄元御《玉揪药解》:“杨梅生瘴疠之乡,其味酸甘,多食损齿伤筋。惟桑土者不酸。”;陈淏子《花镜·花果类考·杨梅》:“每遇雨,肥水渗下,则结实必大而甜,若以桑树接,杨梅则不酸。”;赞宁《物类相感志》:“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杨梅树生癞,以甘草钉,钉之则无。皆物理之妙也。”;张华《博物志》:“地瘴处多生杨梅,验之信然。”等等。杨梅文化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要全力加强对有杨梅文化事象记载的文献的深探研究。要物色相关人才,成立研究专班。要确定“杨梅文献深探研究”课题。要对杨梅文献进行考证、比较、分析、甄别、研究。要强强联合,全力攻关。要把“杨梅文献深探研究”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应用到杨梅产业发展中。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722754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