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民族工商企业家华联辉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遵义 陈守刚    阅读次数:12707    发布时间:2025-04-21

 

华联辉把自己创办的烧坊取名“成裕烧坊”,后改名“成义烧坊”,开始批量酿造,以供盐商在茅台经营时交友、商务所需。" 成义烧房"逐渐壮大,成为茅台烧坊的领头人。后来,1879年,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三人,也在茅台合伙创办烧房,取名荣太和,即后来的荣和烧房,其生产的酒俗称“王茅”。1929年,贵阳人周秉衡也在茅台开办“衡昌烧房”,由于经营不善,1938年周秉衡只好把“衡昌烧房”卖给赖永初。赖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把“衡昌烧房”更名为“恒兴烧房”,所产茅酒俗称“赖茅”。三家烧坊一同兴起,在茅台呈三足鼎立之势。至此,“恒兴烧房”的“赖茅”与“成义烧房”的“华茅”、“荣和烧房”的“王茅”“三茅争香”的局面正式出现。“三茅争香”,直接推动了茅台酿酒技术的革新和产量的提高。1947年,三家烧房的产酒量达到新的高峰,是新中国成立前茅台酒生产最为辉煌的一页。

这三家烧坊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茅台酒厂最早的雏形。后来雄视天下的贵州茅台酒就是这样在一个儿子的孝心中诞生的,中断多年的茅台酒恢复了生产。华联辉建" 成义烧房" 的本意,是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并用来馈赠亲友,满足官场上的一些应酬需要。但其酒一问世,因酒质高贵,倍受青睐,华家有好酒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索要此酒的亲友和同事,踏破门槛。具有敏锐商业头脑,善于捕捉商机的华联辉立即决定将酒房扩建,正式对外营业,并将酒房定为" 成义酒房",酒名定为" 回沙茅酒",人称"华茅"

四川盐务改革期间,茅台镇为盐务总局设立的“仁岸”,成为贵州食盐的集散重镇。茅台也因此逐步兴旺起来,一时间,"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茅台很快成为贵州有名的商业四大重镇之一。而华联辉之子华之鸿除了兴父业外,还资助遵义知府袁玉锡修建遵义府中学堂(即后来的省立三中),民国初年还任贵州财政金融方面的主要官员,创办贵阳文通书局和黔元纸厂等。其孙华问渠,继承遗产扩大成义烧坊的规模和经营,解放后任贵州省工商厅副厅长。

民国二年(1912年)初,美国国会决定在巴拿马运河竣工之时,召开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3月初,中国政府收到美国总统塔夫托发来的邀请函,不久美国政府还派特使来华“劝中国官商赴赛”。当时,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批示工商部筹办此事。19136月,民国政府成立了“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由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财政部协同筹备,各省也相继成立“赴赛出品协会”,各县由商仁承办,负责征求产品。贵州省推荐了茅台“成义”、“荣和”两家作坊的样酒参展,并由仁怀商会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统称茅台酒送出。

民国四年(1915年) 220日,20世纪初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在旧金山开幕。各国都拿出最精美的国酒参加评比。而当时中国国际地位很低,身着长袍长辫子的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用陶罐盛装的茅台酒土得掉渣,因此无人问津。眼看博览会即将结束,一位中国代表急中生智,在招待宴会上,用茅台酒向众人敬酒时,佯装失手,“呯”的一声,摔破了一瓶酒,顿时酒香四溢,沁人心脾,各国代表为之惊呼:“天神之酒!”于是,评委们开始仔细反复品尝,感到茅台酒酒液醇厚,回味悠长,留香经久不散。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上最好的“白酒”。但是,这时候酒类奖项已经全部初步评定,出乎意料的是,茅台酒被破格增补参评,并一举夺得博览会金奖。

在国际上获奖以后,“成义”、“荣和”两家作坊为奖牌归属发生纷争,官司从仁怀商会一直打到贵州省政府。1918年,省政府主席刘显世以折中的态度下达最终裁定书:所获奖状、奖牌由仁怀县商会保存,“成义”、“荣和”两家作坊均可在其产品商标上冠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字样,于是,一场纷争方才平息。

根据《中华酒典》《茅台酒厂志》和《仁怀县志》《国酒茅台工运史》等官方资料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仁怀县政府通过没收、接管和赎买的方式将茅台镇上规模最大的“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进行了兼并,于1953年成立“地方国营茅台酒厂”。这些烧坊里的资深酒师,就成了国营酒厂的技术骨干,通过这些技术骨干将酿酒工艺传承下来,成为现在香飘四海的飞天茅台酒。而曾送往旧金山参展的“成义”烧坊“华茅”酒,就是现在的茅台酒厂的一车间,被称为“茅酒之源”,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茅台酒厂在上世纪虽走过艰难的历程,曾有16年发生亏损,但到了21世纪,茅台酒已经如巨龙腾飞,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光耀华夏!

华联辉英年早逝。但他办事干练,不为权所惑,始终怀抱浓浓的乡情和敬母之心,对盐运业、盐文化、酱香酒传承及奠定酱酒文化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史的里程上熠熠生辉,是一个难得的民族工商企业家,也是遵义人骄傲。

以盐运发家的华联辉不可能想到,他苦心经营的盐业,随着时代的进步,盐文化虽沉淀下来,但盐运业早就不复存在。而不经意间栽培的酿酒业这颗小树,却在后人的精心培育下,长成了参天巨树。华联辉不会想到,如今的赤水河峡谷,人们正在把茅台酒打造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正在把茅台镇打造成为"中国白酒之心";华联辉也不会想到,150多年后的今天,由原"成义"烧房旧址、"荣和"烧房旧址、"恒兴"烧房旧址等十处遗产组成的"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被国家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华联辉能从九天之上故地重游,也一定从繁华的茅台镇分辨出替代成义烧房的幢幢高楼,只能从馥郁的芳香中惊叹现代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绝技,捧献出积蓄心头的溢美之词。

赤水奇,山川秀

万古奔流不回头。

挽起灵泉汇秀水,

一路灿烂一路歌。

老烧房,超枸酱,

香飘五洲织锦绣。

托举中华美名,

壮我英雄民族。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11163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