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曾尧
李曾尧,19岁,天津人。现就读于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学院。《 中国微诗联盟联盟文学网》主编。《联盟文化》杂志编辑,作品散见于《渤海早报》,《北方诗刊》,《拾佳诗刊》,《2015年中国民间诗人诗选》等,作品《回家》入围2015年全球短诗大赛。也有多篇小说,散文荣获过全国奖项。正申请成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我选择爱你——
绝不是因为你的妩媚,
像敷在枝上的雪,
落在掌心的片刻动人,又容易消逝;
我愿意爱你——
绝不是为你的心意,
把温暖抵进寒秋的信念与坚持,
要为着并立的垂影。
绝不止你多情的话语,
不止你善良的体恤;
是呀,我会比你爱我更加去爱你!
像一株橡树那样的荫庇大地,
也护佑你,
不为你的思念,也不为远去的岁月;
我必须要爱你——
爱你追赶浪花的脚步,和斜阳里
佝偻的背影……
这是因为,你也因为爱而独立,
更使我坚持着清醒;
爱你的一切,也爱你所爱的一切,
不止于汪洋、晴雨、流云;
也要爱僻壤、荒芜、凋敝。
不用再一个人面临痛苦,
更要把两个人分享开心。
我也必须承认,
这不是奉献的爱情——
我是在先爱了自己之后才去爱你;
但这也绝不是自私,
因为从此——
我会把根深深地缠进你的心里。
农荒
昨天,姥爷病了。
探望的高速路上,给石油磕了一辈子头的机器,
零件死锈掉了。
我毛骨悚然!
草原眨眼间成为大荒——
姥爷的韭菜坪打蔫了,到处都是金色,
我睁不开眼。
索性还有一把金色的羊胡子,
不知道能不能讨个好价钱……
重庆,重庆
我原本只想吃一碗小面,
你却给了我整个火锅;
我原本单纯地信仰着海河,
你却用嘉陵江感动了我。
我用一夜火车,
在千万条山川找寻另一个我——
一路在流岚的浪花,
一路在奔腾的渔火……
我打江北的彩云间走过,
除了风景,也不曾低下头去关心——
那些在大河里波涛的鱼和虾;
那些在雾霭里迷失的鹿和豺狼;
那些一路随我而去的和未曾相遇的误会与追忆……
我只关心一碗多淋辣椒的小面,
是否逾越了我的家乡。
荞麦的晚上
拉帘,不是因为恐惧黑夜,
也不是怕被人看见——
我害怕眸视着窗外会突然掉下一张惨白的脸,
也害怕会有人从下而上地呼啸掠过!
我只是看客,
一蹴而就的鸟儿的丰满;
一窝疯的老鼠的招摇,他们,
在枕芯的荞麦里翻滚,一遍一遍地揉捻着……
我的春天是永昼,
从一座城到一张床上的安稳和喜悦,
无非是灵与肉的缝合,无非是熟稔的荞麦留下——
一层空空的壳。
那些站着的昂头的,躺下的淌血的,
都在黑夜里沉默了——
我想他们,
无非是听见了我剋摁荞麦皮的声音……
南方
冬天来了,
恨不得把自己裹成一只粽子!
可我毕竟不是豆沙枣泥——
成了南方的小鲜肉。
候鸟
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莫过于——
我是永恒的北方,你是最后的候鸟。
【编辑:与文为邻】
语言尚可,就是散文化写作严重,而且框架写作运用太多,无新意
整组诗的共同特点是画面感极强。把内心的情感意象化,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更多的是朴实,稳重而蕴藏大气的风格。整体来说在情感方面比较占优势。易打动人心。望再接再厉
综合来看,小诗人颇具新格律诗的风范,整体诗歌讲求韵律,节奏,可朗读性强。致木棉本身与致橡树存在对话的关系,仔细品读致木棉后,不难发现小诗人对致橡树的理解,对木棉的爱也正如木棉对橡树那样的包容,崇敬,如果说致橡树体现了那份细腻多情,又充满理性和包容的女人心,那小诗人的直抒胸臆就是体现了橡树所有具有的男人胸怀和新一代对感情的执着和理解。由是结尾一句,更体现了新时代感情中的平等关系和理性,非常难得。小诗人的诗歌很灵动,既有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与感悟,比如荞麦的晚上,生动刻画了当今名利圈的现实。重庆重庆既抒发了自己对重庆的喜爱,结尾句对家乡的思念,还描绘了对现代都市底层人民被漠视的思考。南方呢,则体现出了诗人活泼的特点,从粽子出发联系到人身上!语言很有意思。综合来说,诗人的诗歌多元化,可塑性非常强。细腻之处足以打动人心,望再接再厉!
致木棉:用拟人手法,写得平淡而真切;农荒:写看望病中姥爷纠结心情;重庆:南北不同口味的人,有尴尬,也有新奇;荞麦:是写同情农忙农人么?有点乱;南方:素食与肉食的无赖;候鸟:你就是一只候鸟 不足之处:致木棉,平淡而有乏味之嫌;农荒:不甚贴切;重庆:缺乏入乡随俗的宽厚情怀,给人一无赖或高傲的人品感觉;其他:笔力欠丰,需勤练习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