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微玲
吴微玲,笔名木樨。热爱文学,热爱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热爱生活。全职妈妈,育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
凌冽的寒风像刀子刮在脸上一样让人觉得生疼。独自一个人漫无目的在天桥上行走,拉了拉单薄的风衣,却感觉更冷了。一想起胖老板那双色咪咪的眼睛。不禁让我寒毛倒竖,暗自庆幸没有拜倒在自己的虚荣之下。而骨气带给我的是又失业了。
打电话给母亲说了近况,她笑了笑说:要不你回家自考吧,我养你。等你自考毕业了,再出去工作也不迟。我不语。她又说,还是不想回家吗?带着一丝忧伤的语气。竟让我觉得莫名的酸楚,年仅l9岁的自己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第二天便收拾好行李,搭上火车回到家乡。下定决心自考。买来了厚厚的英语教材,然后便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自己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那长长的单词,晦涩的语法。每日背诵70到100个单词,但第二天至少遗忘一半以上。更主要的是,除开单词表里的单词,还有很多基础的词汇都不认识。每天都感觉自己的脑细胞在不断的死亡,它们已被我折磨得几进要罢工了,就这样在我努力了3个月后。第一次去考试,便碰壁了,心灰意冷几天后,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想就这样放弃吧。母亲看出来了,也没有多说我。
那天,母亲给我一张白纸。让我随意画一个黑点。我照做了。母亲用工笔在那黑点周围细细的勾勒着,是六片花瓣。我说给您重新拿张纸吧。她充耳不闻,依旧在勾着,刻着。时而皱皱眉,时而嘴角轻轻上扬。母亲开始给花上色,它小心翼翼的调色,上色。生怕弄花了那个黑点,那个黑点现在已经是浅绿色花柱上的那一点。母亲非常认真,如同一位雕刻大师,彷佛那不是一幅普通的画,是一个雕像,母亲在一点一滴的刻着,画着。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母亲和那朵百合花。母亲终于完成了那幅画,拿来与我分享,我惊呆了,那冰清玉洁的肌肤像剔透的碧水。容不得半点的浮华与躁动。那黄色的花蕊如黄色的水晶,簇拥着花柱。而花柱上的那一点黑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我好似闻到一阵淡雅的清香。这样一朵传神的花居然来自母亲的双手。恍然间,明白了,那一点黑也许是漫漫人生上的一个小挫折。工作的不顺利,自考的失败。都只是百合花上的一个黑点而已。母亲的百合花,让一颗长草的心,收拢在这细腻的花瓣里。一颗浮华的心,收拢在这高雅的花蕊里。一颗躁动的心,收拢在这淡雅的香气中。心变得无比的安静。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为了画这样一朵花,特意和美术老师学习,回来后一直练习。练习了成千上百次。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在昏黄的灯下戴看老花镜细细的勾勒着那朵百合花。
母亲文化不高,却用她那温柔的方式在我那长满杂草的心房种上一朵百合花,用满满的爱滋润着它,灌溉着它。让它永远静静开在我的心房,春意盎然,如痴如醉。
邂逅爱情春天的谎言
曾经,年少的她爱得那么疯狂,那样的奋不顾身,为了他可以抛弃以为,就连自己的生命都是那样的一文不值。爱过后,才知道那是不值得爱的人,流过血后,那蜈蚣一样的的疤痕带给他的是压抑和自卑。
到了嫁人的年龄,不咸不淡的谈几次恋爱。男人嘴上不说,但那锐利的目光总是落在那疤痕上,那凌厉的光,将她那仅存的一点完整割伤。最后,落荒而逃。
就这样一晃,便到了三十好几的年龄。一次,她参加同学聚会,遇到了当个在高中便去当兵的他,刚退伍回来。大家便起哄,都要帮他们做红娘。后来,他约她在一家茶馆里见面,大冬天的,她故意卷起袖子,露出那截带有蜈蚣疤痕的手腕,在他面前晃来晃去。他只是轻轻的瞄一眼。拿起茶壶,站起身,弯下腰帮她添满茶。
那一刻,她的心软软的触动着,一股暖暖的感觉如茶雾,在心里氤氲着。就这样她们便处下来。他的体贴让她那自卑和压抑的心情逐渐拨开云层。
可是她的心里终究还是有一个结的,没有打开这个结,她无法真正展颜欢笑。一天,她便给他说了她年轻时的故事,那时的他正好在部队,年青的她,疯狂的爱上一个男人,原本以为可以天荒地老,得到的却是始乱终弃。最后她便割腕自杀,看就割在这里。她伸出她的手臂。
说完,她便静观他的表情,想他肯定会惊讶,愤怒,他却云淡风轻的笑了笑说,就这呀。我也做过傻事的,说完便撸起裤脚,整个小腿都是长短不一的疤痕。我上次被那个女人甩了后,便做了这些傻事。
原来他是和她一样的,都受过伤。她的心结轻而易举的被解开。她们结婚了。她再也不去管腕上的疤痕。有太多幸福的日子要去感受。一日里他的战友来找他,他不在,便和她闲聊,他的战友说他当时为了训练,付出的是多于常人几倍的,他腿上的那些累累疤痕,便是这样来的。
这一刻,她惊呆了。她的孙子,刚好走进屋,奶声奶气叫,奶奶,奶奶,我要抱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窗台的红色的三角梅正开得春意盎然。
真爱一个人都会这样吧,用一个美丽谎言在爱人的的心里播下种子,用爱情灌溉它。让它在温暖的春季里,草长莺飞。
【编辑:与文为邻】
真爱无敌!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